阅读,遇见自己
江晨
新鲜出炉的《2013-2014浙江省居民阅读调查报告》,让我们既有欢喜又有忧思。喜的是,浙江人的综合阅读率指标高出全国9.7个百分点;忧的是,即便如此,去年一年平均每人也只读了5.76本书。
临近“世界阅读日”,笔者忍不住老调重弹——在泛娱乐化的时代,我们正不知不觉遭遇着“阅读的危机”。
读书短期来看,既不会今天读了明天就多长一块肉、后天就多考几分,或是多挣一千元、要么官升一级。但它的功效与作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曾几何时,一本书可以激励一个年代、传递一种精神。阅读带来愉悦感、心灵对话、思想诞生。它在培养创造力和凝聚民族文化上,是别的文化活动所不能代替的。
有人乐观指出,虽然读纸质书的人少了,但数字化终端的阅读却充斥于我们的生活。从全天候实体书店到“真人图书”,从24小时自助图书馆到数字云图书馆、从网页阅读到无线移动终端阅读……随着科技不断更新和图书数字化进程加快,各种新的阅读方式凭借便捷、有效、即时交互、多媒体结合等特点,人们无论是坐着、走着、躺着,甚至跑着,都可以接触到信息。但越方便,就越难读到内容的精髓所在。
而且,无论你是否愿意承认,我们在数字化终端上“忙活”时,仍然指向文化娱乐、实用消费、新闻时政,目的是为了娱乐消遣。即使网络、手机可以提供相当的信息量,但信息并不等同于知识,更不能等同于思想。
其实,真正的阅读危机,不是表面上人们读书少了这么简单,而是读图和娱乐的社会氛围让我们养成一种思维上的惰性。因为就本质而言,高质量、有思维火花的阅读必定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先进科技带来海量信息,常会让人淹没于阅读,却难以静心思考。海量的信息也让我们难以甄别、选取有益的图书或有效的信息。
遇到好书,就像是一个自己与另一个自己在光阴里的隔世重逢。当然,读书不能“运动式”,为读而读,难免“貌合神离”、彼此折磨。读书也并非万能,我们的技能,包括生活和工作能力,也更多需要从实践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