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铿锵玫瑰 绽放校园

——记浙江大学优秀国防生刘丽雅

  本报记者 沈吟 通讯员 左贵东 强帅

  几乎每天清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操场上,都能看见一个晨跑的清秀身影。一头短发、身高1米72的她,一举一动都显得格外利落,这是从部队里带回来的习惯。

  她叫刘丽雅,浙江大学国防生、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

  这个出生于1989年7月的川妹子,不爱红装爱武装。7年里5次冲刺,两度从军圆梦。她是一名学生,更是一名军人。

  五次冲刺,七年两圆从军梦

  “军人”两字,对刘丽雅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家在四川省雅安市的刘丽雅,从小听着红色故事长大。她的爷爷曾跟着贺龙的部队南下解放到大西南,父亲也当了8年兵。从爷爷、父亲到堂兄,祖孙三代7个男儿5个兵。耳濡目染的影响,使刘丽雅的心中早早埋下了军旅梦的种子。而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

  那天,就读于四川省绵阳中学“宏志班”的刘丽雅正在紧张备战高考。校舍在地震中开裂,是解放军的身影,让慌乱的学生们安定下来。刘丽雅看到,在灾难面前,人民子弟兵挺身而出,“真想穿上和他们一样的军装。”

  当年的高考,刘丽雅考得不错。凭借她的分数,本可以从容选报多所985大学,但她义无反顾地填报了唯一一所招收女生的军事院校。可是,该院校的招生名额只有一人,刘丽雅很遗憾地与军校失之交臂。

  向军旅发起的第一次冲刺并没有成功,但刘丽雅心中的军旅梦并未破碎。到四川农业大学就读3个月后,刘丽雅就光荣入伍。

  如愿入伍的刘丽雅,成了第二炮兵某基地通信团的一名女话务兵。刘丽雅回忆说,2008年前,她对部队的热爱是一种单纯的狂热,但去了部队两年后,变成了一种理性的热爱。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女话务兵服役的最长时间只有5年,刘丽雅并不满足。“报考军校吧。”正当她十分沮丧时,班长的话让她重燃激情。可是女兵的录取名额只有一名,总分列第二名的她再次与军校失之交臂。成绩公布那天,难得流泪的刘丽雅痛哭了一场。

  两年后退伍返校,刘丽雅用3年时间修完了4年的本科课程,原想就读军校研究生,无奈专业不对口。2013年9月,她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保送浙江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不能从军,就用自己的所学报效国家。”来到千里之外的浙江求学,刘丽雅的心慢慢平静了下来。但她一直未曾忘却自己的军旅梦。当她得知浙大可以在校选拔国防生时,刘丽雅的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每天都去学校大操场等候组织国防生训练的选培干部,一等就是一个多星期。去年5月,她的从军志向打动了南京军区在校国防生选拔联合考核组。

  2014年9月22日,对于刘丽雅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天上午,她向驻校选培办递交了国防生培养协议书。7年里两度入伍,刘丽雅再次圆了从军梦。

  百炼成钢,巾帼从不让须眉

  “艰难多吓不倒,条件差难不倒,任务重压不倒。”这是写在刘丽雅笔记本上的一段话。

  在训练场上,刘丽雅是一名永不服输的“女汉子”。从一名地方大学生到一名战士,再从一名普通高校研究生成为国防生,刘丽雅的训练成绩始终出类拔萃。她说,武艺练不精,就不配做新一代革命军人。

  去年8月,南昌陆军学院里,高校国防生正在进行暑期基地化集训。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的2013级本科生戴泽源清楚记得,一场大雨后,训练场上一片泥泞,有的地方被雨水冲刷后,还露出了底下尖锐的石头。在进行战术训练的时候,大伙站在铁丝网前不敢趴。此时,刘丽雅毫不犹豫地第一个趴了下去,率先爬完全程。见状,其他同学也一个接一个地爬了过去。

  一次30公里野营拉练,集训队成立“尖刀班”,连队干部动员男生加入,谁知刘丽雅主动请缨。就这样,她成了“尖刀班”里唯一的女生,和男生们一起冲在队伍最前列。

  去年11月,在解放军理工大学举办的“精武——2014”国际军事项目对抗演练中,刘丽雅是26支参赛队里唯一的女生。“在那个环境里,队员只有一壶水、一盒压缩饼干,但要在24小时里连续完成翻越障碍、野外行军、操舟等多个科目的对抗演练。”解放军驻浙江大学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主任薛东说,以当时的对抗强度来说,即使是男兵都很难坚持全程,他为此多做了一手准备:悄悄叫了一名替补男生,以备必要时顶替刘丽雅。“但无论我们怎么喊,她就是不肯下来,咬牙坚持到最后。”薛东至今仍对刘丽雅的拼劲记忆犹新。

  同学们都说,这个川妹子浑身有一股不服输的力量。

  报国无悔,青春更应有担当

  “只有为人民奉献了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无悔的青春回忆。”在求学的道路上,刘丽雅也不曾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刘丽雅的导师、浙江大学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所长史舟教授记得,刘丽雅的实验桌是所有学生中最干净的,器材摆放也是最整齐的,“她把部队一丝不苟的作风带到了这里,这也是我们科研所需要的。”

  刘丽雅的师兄、师姐,除了出国深造外,基本上是到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工作,但面对众多人生选择,刘丽雅却始终坚持自己心中的梦想,把目标锁定在从军报国上。

  2014年9月,刘丽雅作为浙江大学优秀学生代表参加中国遥感大会作分组报告,赢得现场的阵阵掌声。其实,在就读研究生时,刘丽雅的心中就有了一个小小“私心”:她的本科专业是土地资源管理,但读研究生时她选了遥感专业。她知道,未来打的是信息战、空间战,遥感专业对部队更有用。

  “若从经济收入的角度来说,选择从军显然不是一条很好的路,但刘丽雅还是选择了走这条路,这是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支撑着她。”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党委书记姚信说。

  进入浙江大学后,刘丽雅先后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国防生暑期基地化集训先进个人”、“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实践活动优秀学员”等,并担任学校“润莘社”副社长,她多次组织和参加感恩社会的公益活动。

  尽管家境贫寒,但刘丽雅用自己的奖学金资助3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并与川藏兵站部一名因公牺牲军官的子女结对帮扶。刘丽雅的家离川藏兵站部不到500米,很小的时候,她就经常听爸爸讲关于雪域高原官兵默默奉献的故事。

  “我无法给予别人一个幸福的人生,但只要能给别人一段快乐的时光,哪怕是开心的一天,我都愿意竭尽全力去做。”刘丽雅说。

  明年,刘丽雅将告别浙大校园,再次踏入军营。铿锵玫瑰,将在军营继续绽放。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铿锵玫瑰 绽放校园 2015-04-08 3840087 2 2015年04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