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雨中送别温州首例遗体捐献者

徐启荣的三次遗体告别

  本报温州4月7日电

  记者 包敦远

  瑞安日报记者 缪星象

  4月6日清晨,细雨霏霏,温州首例遗体捐献者徐启荣老人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温州市殡仪馆举行,这是老人去世后经历的第三次遗体“告别”。

  上午8时,送行徐启荣的车队,由原计划的30多辆车激增到70多辆,共500多人。这让徐启荣的两个儿子颇感意外。

  “我是老人儿子的同学,本来是一个人来的,我丈夫听说了老人捐献遗体的事迹,一定要过来送一程。”一位名叫王艳的女士对记者说。

  “2011年年底我参加过老人的追悼会,这次送别我还是要来,能送一位老人两次,这是平生没有过的。”郑先生说,还有他朋友的朋友,在报纸、网络上看到老人的事迹后也赶来送别。

  “谢谢大家,父亲去世三年后,还能获得那么多人的尊敬,我和家人都很欣慰,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二儿子徐良程说。

  原本,徐启荣生活在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家庭,大儿子徐稳武是瑞安当地一位厨师;二儿子徐良程从事美发行业多年;老人的遗孀,今年69岁的曾爱菊则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

  曾爱菊说,徐启荣在当地口碑一直很好,当时有人家里闹矛盾,也常会上门找他帮忙调解,是个说话算话的人。

  “他1999年提起遗体捐献的事,说离世后希望有益社会。”曾爱菊说,徐启荣自己联系上了温州医科大学,又找到公证处立了遗嘱。

  2011年年底,75岁的徐启荣离世,遵照遗嘱,家人将他的眼角膜捐献给了温州眼库,并将遗体捐献给了当时的温州医学院(后改为温州医科大学),作为教学科研之用。当时,温州医学院参考台湾等地的做法,向家属承诺在短时间内充分利用遗体器官资源,三年后归还遗体。

  在遗体送往温州医学院之前,家人在瑞安市殡仪馆举行了一场遗体告别仪式。徐启荣成为自2010年我省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以来,温州市立下遗嘱且成功捐献遗体的唯一温州人。

  事情办妥后,邻里间出现不少风言风语,说捐献遗体后家人拿了医院不少钱、两个儿子不孝等等。曾爱菊说,有次村里人问她,你就真这么宽心?她就笑笑说,人都走了,还在意那么多干吗?她说,这句话就是当年丈夫劝慰她的。

  不过,这一切疑惑和担心都在徐启荣的第二次“告别”仪式上冰消瓦解了。今年3月30日,温州医科大学为徐启荣举行了一场庄严的追思会,徐良程再次见到了父亲:“他躺在水晶棺里,面容安详宁静,穿着得体,就像刚刚离世一样。”

  更让家人们欣慰的是,追思会上,50多名学生手持鲜花肃立,感谢老人在教学上给予他们无私帮助。这三年来,学生们一直称呼徐启荣老人为“老师”。温医大的校长也在追思会上致词,并向老人的遗体鞠躬。

  “真是光荣啊。”市民曾福贵在现场感叹道。

  “最主要的是学校和有关部门对父亲遗体的尊重,这让我没有后悔当初的决定。”徐良程说,4月2日,温州市民政局等单位邀请他参加了“温州市遗体志愿捐献者纪念碑”的揭牌仪式,看到父亲和其他遗体捐献志愿者的名字出现在纪念碑上,他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徐启荣的三次遗体告别 2015-04-08 3839914 2 2015年04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