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徜徉在卢沟桥上
——写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
今天,我们徜徉在卢沟桥上
——写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
本报记者 冯晔 何鑫 何苏鸣
陈伟斌 张丽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
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摘自《大刀进行曲》
这一首《大刀进行曲》,是1937年7月,作曲家麦新有感于二十九军英勇杀敌的事迹谱写的。
故事的原型,正是发生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上。
从杭州一路向北,抵达北京后折西南而行。我们——来自浙报集团的6名记者和6名在北京上学的浙籍大学生来到卢沟桥,和成千上万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的人们一样,为了瞻仰这座马可·波罗口中“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更为了寻觅那段早已远去的血雨腥风的岁月。
是的,对我们来说,卢沟桥,从来不仅仅是一座桥。
壹
听,枪声还在
密集持久
看,刀光剑影
气概豪迈
桥那端宛平城里的孩子躲在炕沿下
没有表的他们不知道蹲了多久
殊不知,这枪声一响,刀光一闪,就是八年
正是江南最明媚的4月天,卢沟桥的夜却依旧有些清冷。站在桥头,我们努力感受那个70多年前闷热多雨的夏季。
他们说,那会儿,北平城里闷热得很,经常下雨;7月初的北平,月亮是月牙状的,乌云遮不住它。
其实,那个夏夜发生在桥上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
7月7日,日本华北驻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演习。夜半三更前,日军诡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东的宛平城搜查。在遭到拒绝后,日军包围了宛平城,向中国驻军发起进攻。这是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也让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亚洲主战场。
“强盗进家了,豺狼入室了,房屋漏天了,伯父伯母奶奶逃难了,我也拉着妈妈的后衣襟投奔百里地外的姥姥家,那种体会你们没有。”世居在此、今年已经85岁的郑福来老人,拉着6名浙江学子的手,情绪激动,“那个晚上的枪炮声,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这正是郑福来和所有卢沟桥百姓当时的生活。20世纪那个硝烟四起、烽火连天的年代,那场空前的人类浩劫吞噬了千千万万条生命,令无数城市和乡村满目疮痍,数不清的文明古迹毁于一旦。
老人带着我们在桥上走,走过的是风景,走近的是历史。他说,那些日子,男人扛炮弹,女人烙大饼,小孩端水,士兵磨刀,“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把鬼子赶出去!”
如今回望这段历史,我们或许可以认为,卢沟桥上的枪声,只是一个楔子。它惊醒了沉睡在中国人心底的屈辱与愤怒,“人无分男女老幼,地不分东西南北”,奋起反抗。
“这是战争给一座城、一个民族带来的灾难,也是无数战士用他们的顽强不屈给我们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站在弹孔密布的宛平城城墙边,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大二学生李林峰感慨万千。
贰
有些记忆永不会忘记
一代代,一世世
经过无数雨雪风霜
那段灰暗岁月仍留给我们
无尽的悲痛
为着那些战争的牺牲者
让那些悲伤化为力量
告诫世人,历史不能重演
大刀,明亮锋利,就如月初天空的月牙。
郑福来老人记得,时任二十九军第一三二师师长的赵登禹,是公认的英雄,“肉搏战靠的是刀,刀法最厉害的就是他,杀死日寇的人数也是最多的。”
当卢沟桥事变爆发,赵登禹带着他背后的大刀冲向日军阵营时,他一定不会想到,自己与那帮生死与共的弟兄,一起开启了中华民族抗战的征程。
1937年7月8日,在延安的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寇的侵略。
在二十九军战士曹延明的记忆里,那段日子是这样的,“当时一天一磨刀,没事就磨刀、擦枪、擦子弹,那个刀削头发都能削断。”
“忠孝不能两全,对得起国家,就对不起咱的妈。”被日军伏击受伤后的临终之际,赵登禹叮嘱随从这样告诉自己的母亲。
在他之后,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踏上了这条舍生取义的道路。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在民族危难之际,万千中华儿女抱着牺牲一切之决心而奋起反抗,谱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抗战史诗——
在东北雪原,杨靖宇将军战至弹尽粮绝,竟以枯草果腹;抗联八女奋战到底,向侵略者投以轻蔑的一瞥,而后毅然携手投江;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战,中华儿女奋勇杀敌,演绎出一出出人间传奇;在上海,在南京,在太行山脉,在冀中平原,中国将士前仆后继,用血肉铸成新的长城。
1992年出生的周涛去年夏天从安徽大学毕业,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做一名卢沟桥上的保安,对那场人间惨剧有自己的感悟,“看看桥上布满弹痕的栏杆,就可以想见战争有多惨烈。作为年轻人,我们肯定不愿意再有战争,但我们不能忘记那场战争。”
这番话,让围在他身边的同龄人、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徐帅和方文坤不住点头。而年轻人的这番感悟,正是郑福来老人愿意看到的。解放初期,他参与修复宛平城墙,特地要求大家多留些弹坑,“这不是延续仇恨,而是弘扬祖辈给我们留下的一种精神——一种反抗侵略的精神,一种爱国爱家的精神,一种复兴中华民族的精神。”
没错,那是回荡在历史长河中的民族悲歌,那是留在中华民族记忆里永恒的英雄诗篇。
叁
今天,我们徜徉在卢沟桥上
根未断,血相连
不能忘却悲惨的黑数字
不能忘却罪恶的细菌战
不能忘却恐怖的万人坑
不能忘却痛苦的慰安妇
不能忘却祖母身上深沉的疤痕
不能忘却曾经破碎的美丽老家
这是北京城最美的季节。
我们徜徉在卢沟桥上,沐浴在微风里,面朝山丘,心潮澎湃。八百年的风雨沧桑,使古桥宛如一位老人,岁月磨砺下的石板路,凹凸不平,恍若脸上写满故事的皱纹,欲语还休。
从卢沟桥的这头走到那头,260余米的长度,501头形态各异的石狮陪伴左右。
徐志摩说,你要发现它的真,就要和它独处。此刻,卢沟桥畔没有晓月怡人,可这些沉默的石狮,穿越近百年的历史空间,身上沾满洗刷不去的尘埃,这一切正是我们能捡拾的真实。
时间随着永定河,无声地流淌了70年。昔日的战场,现在安静得好像睡着了。但每一个遭受战争创伤的灵魂都会铭记苦难。
美国人民不会忘记珍珠港事件,俄罗斯人民不会忘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而我们,不会忘记发生在这里的七七事变。
不远处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自1987年7月7日正式对外开放后,已经累计接待访客2000多万人次。访客中,不乏抗战的亲历者,坐着轮椅携子孙来凭吊。也有日本来的参观者,一些参加过侵华战争的老兵前来忏悔。
“过去,我亲眼目睹日军强暴妇女,烧杀抢夺,那是我们的屈辱。如今,国家越来越强大,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再也没人敢欺负我们了。”如今每次走上卢沟桥,郑福来老人都会不自禁往西眺望,不远处的轨道上不时有高铁飞驰而过,在他眼里,这就是当下的中国速度。
是的,飞逝的时光早已带走了很多,却也给我们留下了更多。至少,卢沟桥上的这一切,光昭日月,长留天地。
不信?不妨再听一遍这首从桥头唱响的《大刀进行曲》,它是如此感人肺腑、荡气回肠,即便是在今天,我们依旧能听出旋律中蕴藏的震撼人心的民族怒吼,并从心底产生共鸣。犹如这一段抗战历史,它印刻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中,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
就像此刻,我们走近卢沟桥,看到它的简单和普通,感受它的真实与厚重,更体验其中的血与泪、跌宕与磅礴、屈辱与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