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剃头匠3元理发二十载——
一把剃刀的温度
见习记者 翁杰
区委报道组 季勤 康明军
本报讯 她是个普通剃头匠,技艺算不上一流,却在定海远近闻名。她是个勤恳剃头匠,每天工作至深夜,却一直生活清贫。她叫代广荣,一个22年不涨价的剃头匠。理发3元,始终不变的价格,让她的小店成了定海一个温情的所在。
定海闹市区的解放西路上,代广荣的理发店并不起眼。下午2时,六七平方米的小店里挤满顾客,门外还站着几位。71岁的杨追娣坐在长椅上。这位阿婆一边烫发,一边努力劝说代广荣涨价:“你这闺女太实诚了!哪家店跟你似的,剪个头3块,烫发也才30,有啥赚头?”
这已不是顾客第一次这么说了,代广荣笑了笑,一如既往地回答:“3块就够了。都是老客人,怎么好意思涨价呢!”
正说着话,环卫工人周桃酥从门前经过,问代广荣吃饭没。她是小店的忠实“粉丝”,不但常来理发,还总帮代广荣捎带快餐。“锅里煮着面呢!”代广荣道了声谢。一听代广荣竟还饿着肚子,正轮到理发的老顾客李芳萍拦下代广荣手里的活,坚持要她先吃饭才肯理发。
代广荣打开电饭煲,将内胆取出抱在怀里,大快朵颐起来。面条上只放了几片白菜,没有一点油花。因为要价低,代广荣的收入一直不多,不但要抚养女儿,丈夫在世时,还要经常看病,钱总不够花。那时,代广荣做饭总不舍得放油,慢慢地便养成了清淡的口味。
这些年,定海理发价格翻几番,代广荣却一直坚持原价,哪怕过年也分文不涨。“当初多亏大伙帮忙,我才张罗起这理发店,撑起了家。”她说,现在日子好了,不能忘本。
22年前,代广荣的丈夫因长期酗酒,肝脏严重损坏,不仅无法工作,还时常住院。代广荣同时打几份零工,却依然无法负担高昂的医药费。看到家附近的理发店生意不错,她便也想理发赚钱,可当时家里哪还有钱去租店面。
代广荣试着找丈夫原先工作的舟山动力机器厂寻求帮助。本想去撞撞运气,出人意料的是,厂领导竟真答应帮忙,免费租给她一间铺子。
理发店开张后,左邻右舍、丈夫以前的同事、朋友纷纷找她理发,大伙都不在意她拙劣的技艺,甘愿拿自己让她练手。正是靠着小店的收入,代广荣勉强负担起丈夫的医药费,也撑起了家。她对帮过她的人们一直心存感激,不涨价的念头从那时起烙在了她的心里。
晚上10时,喧嚣的街道归于平静,多数店铺都已关门,代广荣的小店却依然灯火通明。“上夜班的、踩人力三轮车的、开出租车的都喜欢晚上来理发。”
这时,门被推开,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探身进来,操着四川口音问:“代师傅,还理发吗?”“是你啊,老乡!快进来吧!”代广荣和小伙很是熟稔,一口一个“老乡”地叫着。
其实,代广荣和小伙并不真是老乡,她祖籍河南。可每当遇到外地口音的打工者,她总感觉格外亲切,无论是哪儿的都唤作老乡。
小伙理完发,掏出3元钱,再三道谢后转身离去。代广荣告诉记者,卖力气的人赚钱很辛苦,也会过日子,总要把头发留得很长才来理,她要是涨一块钱,就等于从这些“老乡们”的口袋里多掏出一块钱,她哪好意思?
又等了好一会儿,见不再有客人来,代广荣开始收店。她揉了揉干涩发痒的双眼。记者问她累不,她摇摇头笑着说:“我赚了钱,还替别人省了钱,高兴着呢!”
这个中年妇女很爱笑,笑容和她手里握着的剃刀一样,带着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