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呼唤教师一专多能
“轻松学习,快乐成长”是家长和孩子们的共同心愿,我省课改向义务教育段的深化,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心愿。今后小学和初中都将有一定比例的课时开设“拓展性课程”:一至六年级为体艺特长类和实践活动类,七至九年级增加了知识拓展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今年先在全省2500所学校试点,明年实现小学和初中全覆盖(见本报3月31日第13版)。
谁不希望多才多艺,综合素质更高?因此,学生和家长都会欢迎拓展性课程,但省教育厅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改可能会遇到师资不足的瓶颈,并且表示,今后需要我们的老师更 “一专多能”。
我曾采访过一所杭州市首批义务教育课改试点学校的小学,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女老师开的一门如何盘发的课。这位老师平时喜欢研究怎么盘头发,没想到学校开发拓展性课程就派上了用场,让小女孩们学得有滋有味。在一所省级特色示范高中,我发现这里的选修课更是包罗万象、不拘一格:有位老师在办公室里种小番茄,学生们就在他办公室里,边吃番茄边听他讲如何种植蔬菜;有位老师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就在操场上教学生怎么搭帐篷露营……
像这些既能教语数外等文化科目,又能以自己的兴趣特长开选修课的老师,应该就是“一专多能”的教师吧?不完全是。“一专多能”,不光要关注“多”,落脚点最终在“能”上,体现在选修课的专业水准上——倘若老师对课程本身投入的精力不够,也不关心课程能否吸引学生,那么这样的选修课是不符合课改初衷的,也无法让学生们从中受益。
我省从2012年起开始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省教育厅知情人士说,在当时的一次推进课改会议上,就有几位校长当场发问:“那高考怎么办?”当校长们都无法理解甚至拒绝理解“开选修课有什么用”时,又怎么能要求教师自觉地为选修课作建设、发展和积累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郭华说,课改除了外在资源上的挑战,还有思想、制度上的挑战,思想若能解放,资源的盘活及充分利用才可能实现,否则,完全依靠新增资源,是难以持续的。所以,尽管常听到有校长自豪地说 “我们学校开设了200多门选修课”,却总不免担心这些选修课的质量和“寿命”。
正因如此,制度上的顶层设计才显得尤为重要。嘉兴市近日出台了中考新政:从2018年起,将综合素质评价等第折算为相应分值计入总分,满分值为20分,省教育厅为此特别“广而告之”。今后拓展性课程会不会在升学中变得“有用”、可量化,引人深思。
思想解放尚需时日,对教师专业水准的挑战则是课改中分分秒秒进行着的:选修课程的开发以及必修课程的分层处理,考验着教师的广度和深度;“选课走班”如何让学生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考验着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学校能否提供足够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理性选课,考验着老师的经验和远见。
真正“一专多能”的教师必定是稀缺的,我们亟需思考的是,如何才能把这些稀缺人才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来?
一个例子能给我们启发:芬兰是北欧的 “小国”,但教育体系屡屡高踞国际教育体系排名榜首,芬兰的教师是从10%的优秀毕业生中进行选拔的,2010年有6600人竞争660个小学教职。在芬兰,教师每天只花4小时上课,每周花两小时用于“职业发展”;2008年芬兰教师的平均起薪是每年29000美元,教师拥有和医生、律师一样的社会地位。
是时候让教师全面回归本色、让教育全面回归教育的使命了。“一专多能”是挑战,更是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