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携手省水利厅送服务到遂昌
节水灌溉进山乡
本报遂昌3月30日电
记者 颜伟杰 施晓义
通讯员 谢根能 潘俊
“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水。”在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浙江,想要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保障稳产高产,农田水利设施至关重要。
今天,本报记者与省水利厅工作人员来到遂昌县妙高镇、三仁乡等地,与当地粮农、茶农、笋农等种植户面对面交流,倾听村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意见,并将最新的节水技术、保灌服务措施等送到农民手中。
竹林喷灌助增产
“老邓家的竹林效益特别好,全靠了他那套喷灌设备,我们也盼着能用上喷灌技术。”在遂昌县三仁畲族乡三都村的竹林里,村民钟卫东指着不远处的山头说。
遂昌山哈竹笋专业合作社的邓金发,是全县最早探索竹林喷灌的竹农之一。去年底,邓金发家的10亩节水灌溉竹林,与周边竹农相比,显现出的综合效益让人“眼馋”。
邓金发的竹林就在三仁乡的公路旁,只要打开喷灌开关,周边的农户都能看到水从一个个旋转的喷头中喷射出来,均匀地洒在每一棵竹子根部。在竹林的上方还建有个蓄水池,利用山体自然落差,引山上溪水作喷灌水源。
“去年下半年,两三个月没下雨,我这里的竹林年前每亩至少挖了800斤笋,而周边农户的冬笋亩产不过200至300斤。”邓金发说,而且,采用喷灌的竹林,水分充足,冬天出笋也比较早,“冬笋越早出价格越高,刚出的时候冬笋能卖到50元一斤。”
据遂昌县水利局测算,安装一套喷灌设备,每亩地的成本在2100多元左右,但相比山区的渠系改造,这成本是小巫见大巫了。遂昌县水利局工作人员介绍,相比于平原地区,山区水利设施的建设成本更高,难度也更大。
“我们今年会把这套体系完善起来。”该工作人员介绍,借着“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遂昌已经在全县试点建设了3万多亩竹林、茶园、果园等节水灌区,并获得了灌溉间距、范围、水量等一系列指标,今年就可以在三仁畲族乡推广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和竹林喷灌技术。
整修沟渠保灌溉
沿公路一直往下,我们来到与三都村相近的坑口村。村委会主任项小华正和种粮大户周发陈在检查刚刚建成的农田水渠。
“我们这个山坳,难得有1000多亩土地,但用水一直是个大问题。”项小华说,坑口村周边是山,蓄不注水,以往村民种地就祈盼着风调雨顺,但碰上天一旱,上游下来的水流到他那儿基本都断了流。
今年初,县水利局就联合村里给这片农田修了3000多米长的引水渠,直接从不远处的百丈溪上游引水,利用山势高低修渠贯穿整个灌区。这些天,项小华就跟村民们一起,试着通渠灌水。
作为引水渠的第一批用户,周发陈很高兴。他告诉记者,他承包的土地中,有30多亩地还是县里的水稻制种基地,“我种的稻谷效益高,光收购价就有10多元一斤,但必须要种在相对封闭的山坳里,这山里种地最头痛的就是用水。”
不过,周发陈也有担心,因为修建的水渠沿整个灌区而下,已经暴露出了上下游因用水顺序引发的不快。“我前些天想快些灌水打田,拦住了水渠,就被下游的村民埋怨了。以后,用水的时候还多着呢,这个问题得解决了。”周发陈说。
“既然有问题,那我们就抓紧时间解决。”项小华当即和当地水利部门商量起了对策,“首先我们继续巡查,对干渠进行查漏堵缺,然后跟各村民小组协商制定用水制度,在春播之前保证大家都能用上水。”
排除隐患留水源
妙高镇苍畈村,是群山中的一个小村庄,形成一片芭蕉叶形的盆地。从半山腰的公路一直往上,可以看见盆地里盛开的金黄色的油菜,一直延伸到山脚。
苍畈村的大源山山塘是这片村庄的主要灌溉水源,这个位于村落之上的屋顶山塘,曾让当地村民担忧不已。虽然全村400多亩地的灌溉都靠这个山塘,但这些年山里人越来越少,山塘也渐渐少有人管了。
去年,遂昌县水利部门通过大坝加固、溢洪道拓宽改造、放水系统改造等,加大了大源山山塘的安全系数。站在坝顶俯瞰,山塘通过宽阔的溢洪道及埋设的涵管与末支渠道连接,打开闸阀便可引山塘水源入农田灌溉,多余的水亦可通过渠道汇入溪流,真正做到“旱能灌,涝能排”。
与此同时,遂昌县水利部门还在苍畈村探索出了水利设施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建后管理模式,山塘整修完成后,产权归受益村集体所有,并建议受益农户成立灌溉协会,固定专职管理人员,建立规章制度,负责具体运行维护管理。
大源山山塘的综合整治得到乡镇、街道及广大村民支持,也被周边村民看在眼里。当天,就有隔壁井桐坞村村民咨询:他想在村里种猕猴桃,但又害怕夏秋的旱情,看能不能把村里废弃的山塘修复再使用。
在场的遂昌县水利局工作人员回答说,他们会尽快去实地考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小农水整修计划。
“当前,‘五水共治’抓节水不能松懈,我们会紧紧抓住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实施的有利时机,继续扩大发展规模,扶持粮食、笋竹、茶叶等主要农林业。”遂昌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