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杭州江干千名白内障患者接受复明手术

“我看见了春天的美景”

  本报杭州3月30日讯

  记者 王庆丽 通讯员 吴慧玲

  区委报道组 沈建

  “咔嚓!”“咔嚓!”下午3时许,83岁的杭州江干区采荷街道芙蓉社区居民陈一定,正拿着相机在住所附近的一个小公园里拍照。一幅幅色彩分明的春日风光,就这样映入他的眼睛里,也定格在他的镜头中。

  在间隔了13个年头后,老人终于再一次看清了春天的模样。4岁时,一场重病让他右眼失明。健全的左眼,又在70岁后因白内障等多种眼部疾病而变得逐渐模糊,近视高达2700多度。

  “那时候,就算是有人走到跟前,我也看不清对方的样子,只能靠听声音来分辨熟人。”陈一定说。不仅如此,走路摔跤也成了家常便饭。两年前,陈一定在走楼梯时不慎摔倒,致使膝关节韧带被严重拉伤。卧床休养两个月后,他只好配备了拐杖,每走一步都格外谨慎。

  白内障是目前致盲率最高的老年常见病之一。“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病情继续发展就会失明,提前介入有助于减少此类残疾的发生率。”江干区残联康复办公室负责人丁永明说道。

  为巩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的建设成果,近两年来,江干区共实施白内障筛查3.5万多人次,实施白内障手术1201人共1359例。今年,江干区将白内障明眸行动列在民生实事工程之首,对残疾人和60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筛查。只要是被确诊为白内障的本区户籍居民,在填写申请表并经相关部门同意后,即可获得1000元至2800元不等的治疗补助。

  陈一定的眼疾,就是在2013年10月的一次筛查中被发现的。根据相关政策,陈一定属于国家认定的三级残疾, 江干区发放的补助款加上医保可以缴纳的部分,足以支付手术费用。然而,是否选择手术治疗?陈一定犹豫不定:“最担心的就是,一旦手术失败,怕是连这仅有的一只能够看到光亮的左眼也不保,一片黑暗的世界,真是想都不敢想。”

  老人放不下的,还有摄影与写作这两个爱好。“写文章的时候,只要有了灵感,无论多晚也一定要把它完成。”陈一定说,近年来他的左眼愈发看不清了,每次写作时,一只左眼几乎要贴在纸面上才能够正常书写。再后来,他又改用字体较大的老年手机,一手拿着助视镜一手编辑短信内容。几十年来,他在省内各大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数百篇,并且多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

  陈一定说,随着江干区白内障筛查与治疗的普及,身边不少朋友治疗成功后,他才下定决心走上手术台。2014年6月,在浙江省眼科医院副院长赵云娥主任医师的主刀下,他的白内障以及其他部分眼部疾患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即被顺利医治,一个明亮、清晰的世界从此重回眼前。

  “前面还有片桃花开得不错,我再去拍两张照片!”边走边聊,老人已快步走在我们前头。从他矫健而自信的背影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善于发现美、记录美的眼睛将会如同一颗璀璨的星,照亮他的晚年生活。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我看见了春天的美景” 2015-03-31 3827102 2 2015年03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