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朝文新智

遇见大运河,遇见水故事

——杭州歌剧舞剧院48场演出的背后

  记者 刘慧

  由杭州歌剧舞剧院创排、历时3年完成的《遇见大运河》日前在杭州大剧院再次上演。该剧自2014年5月成功首演至今,走进了11座城市,行程1.6万公里,演出48场,观众近10万人次。艺术地展现了古老大运河的历史风貌和沧桑巨变,表达了对生命之源——水的礼赞,更强烈昭示了浙江儿女在“五水共治”的感召下保护大运河的情怀。院长崔巍告诉大家,炫丽的舞台背后,有着太多不为人所知的水故事。

  创作之初,崔巍面临着一个大难题:她先设定了一个男主人公,代表着当代的我们,传承着大运河的文化。可是,心中的那个女主人公却迟迟找不到。“有一天,我突然想到,有了人,才有了河,有了河,才有了运,有了运,才有了千年的繁华。这一切,惟有河中流淌的水见证过。想到这一点,我兴奋了,我找到了‘水’,找到了女主人公!”于是,人与水,在《遇见大运河》里相恋了。“爱情故事哪儿都有,但是因为有了‘水’,这个爱情故事才只属于大运河。”这富有象征意义的爱情,最终打动了无数的观众,为《遇见大运河》赢得无数的喝彩声。

  就在首演的同时,杭州歌剧舞剧院启动了主题为“我的水故事”的征集活动,以此号召公众共同保护水资源,保护大运河。于是,一个个从小生活在水边、对家乡水有着特殊情节,并有着不一样水故事的主人,纷纷与主创团队和演员们面对面交流。

  记得3年前,崔巍曾为这部剧举行过一场新闻发布会,有两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两瓶水,一瓶采自运河北端的通州段,一瓶采自运河南端的杭州段,被倒入同一个容器,融合在一起。“这个动作就是告诉大家,这是一个文化的贯通,一个历史的贯通。千年前的大运河,我们今天要给它新的生命。”

  在现场,记者见证了他们在一块丝绸长卷上,钤下的那枚由西泠印社制作的红印章。按当时计划,这部戏将巡演运河沿岸的多座城市,每座城市都将在这幅长卷上留下印迹。

  “我想做的不仅是一个舞剧,而是一个文化事件。”崔巍说。“我们要动员全中国人来保护大运河。戏只是一个直接的表达,我们用戏来搭台,来唱保护运河的戏。”崔巍告诉记者,做一部剧,演个几十场几百场,很难走远,而做成“文化事件”,便有可能长久地被历史记取。过去一段时间里,《遇见大运河》在“文化事件”上花了许多心思,发起了遇见大运河“公益心愿瓶”征集活动,并将所募集到的善款捐给绿色浙江环保组织。

  于是,人们看见,在扬州、在宁波、在洛阳……演出之外的公益文化活动一直在延续,一直在蔓延,让人们在观剧的同时,也接受文化的浸润。如观众们所说,《遇见大运河》传递着运河文化,是连结大运河沿线城市的文化桥梁。

  巡演的过程,其实也是作品打磨和雕琢的过程。48场演出,每一场,崔巍都会坐在台下不起眼的角落里,看观众的反应,挑剧中的瑕疵。发现问题,马上就改。有一场,表现运河被污染的场景,舞台上飘起长达十分钟的“雾霾”。这“雾霾”,首演的时候用的是碎纸,效果虽然也不错,但未达到理想效果。后来,主创人员拿出爱迪生发明电灯式的执着,一场一场地试,绿豆粉、黄豆末……最后,找到了最佳“雾霾”——茶叶碎末。

  经过无数次修改,呈现在舞台上的《遇见大运河》越来越成熟,与此同时,演员们也在演出中成长。周可,是剧中女主角,演的是象征着大运河的那滴水。演一滴水,对任何年轻演员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挑战。为了深入理解这个角色,周可花了大量的时间泡图书馆,查阅大运河的资料;采风的时候,她在拱宸桥附近取了一瓶运河水,放在自己的床头,让自己全身心地感受运河。只要一空下来,她就会对着镜子练各种眼神,那些眼神是剧中那滴水的眼神:淡雅的、忧伤的、恐惧的、痛苦的、喜悦的、幸福的……她说:“我感觉自己真正融入了那个角色。”

  然而,崔巍眼里的最大收获不仅是这些。在浙江高校巡演结束后,许多大学生在网上发帖讨论这部剧,也讨论大运河。“也就是这一刻,我突然很想很想去了解她,这种了解不是在课本中的死记硬背,不是在舞剧中的一知半解,而是真真正正,一点一滴地去了解她。这就是我与她的遇见。”“当我看到运河被破坏时,心痛不已,我们要好好爱护身边的河!”——这是大学生们的观后感。崔巍说,让更多人关注大运河,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正是这部剧要传达的。“当我看到有那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因为这部剧而受到触动时,我觉得,之前所有辛苦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浙江日报 人文·朝文新智 00014 遇见大运河,遇见水故事 2015-03-26 3823911 2 2015年03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