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倒粪工要光荣“下岗”了
老街坊告别小马桶
本报桐乡3月23日电
记者 陈培华 市委报道组 张潘丽
在嘉兴桐乡市乌镇,有一条不起眼的老街:短短六七百米,两侧老旧砖瓦房挤挤挨挨。
在69岁的陆金根眼里,这条老街如此亲切,又有些许陌生。
亲切,是因为作为乌镇最后的两位倒粪工之一,他生于斯长于斯。早前,街上200多户人家的马桶,每天都由他来倾倒。陌生,是由于老街改造完成后,大多数人家装上了抽水马桶,马桶在门口一字摆开的场景不见了。
“在这条街上倒了整整50年马桶,看来我光荣‘下岗’的日子就要到了。”陆金根说,这条老街紧挨乌镇东栅景区,名叫观后街。
“如今住在这里的基本都是老人,年轻人不愿住没有抽水马桶的房子。”陆金根说,但他和许多老伙伴在这里住惯了,不愿搬出去。
马桶,曾是这里住户日常生活的标配。“每天凌晨4点起床开始倒粪,全靠肩膀挑、船来运。”陆金根说,小船就停泊在观后街巷后的河里,最多时共有14艘船,全镇的马桶上千只。
后来,随着古镇改造逐步推进,镇上许多人家用上了抽水马桶。倒粪工也只剩下两人,因为没人愿意接班,陆金根退休后继续接着干。
观后街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迟迟未列入改造地段,马桶也始终未能退出老街居民的生活。每天清晨,老街路上总会准时响起老陆的脚步声和刷刷的冲洗声。
老街也不是一直没变。“每次都是小打小闹,根子毛病没解决。”陆金根说,早些年老街改造过一次,但只埋了一根水泥管,雨污并不分流。
“前几年,老街口上开出几家饭店后,油垢一进管道,经常堵塞。”让陆金根他们闹心的是,时常有臭水往老街上冒。有一年,一场大雨过后,雨水倒灌进居民家。陆金根家里进水足足有二三十公分深,家中的凳子都浮了起来。
最让人闹心的还是倒马桶。“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每天一个马桶拎出拎进,特别不方便。”今年62岁的祁金龙说,就算想装抽水马桶,但没有管网可以接入,也是白搭。也有居民偷偷将抽水马桶接入雨水管,一堵塞,整条街都臭气熏天。
老街终于迎来“变脸”。去年,镇里投入400多万元,对观后街实施改造。“对老街‘开膛破肚’,雨污彻底分离,污水管道采用直径20寸的PV管,并为每户人家预留接口,抽水马桶可以随时接入。”乌镇背街小巷改造项目负责人晏纲说,古镇要保护开发,但住在这里的居民生活不能像以前一样古老,要创造条件让他们享受现代化的生活便利。
老街不仅更了“里子”,也换了“面子”。原先凹凸不平的石子路改成了花岗岩石板,细致、平坦,方便居民骑电瓶车进出;陆金根家门口的小广场,以前是一块泥地,如今改成了小广场,花坛、石凳一应俱全,成了居民拉家常的好去处。“这底下是一个小型污水泵站,动力不足时可以增压推送污水。”晏纲说,污水堵塞的情况也从根子上解决了。
告别马桶时代,许多居民有了新打算。祁金龙花了20多万元,将自家的房子装修一新,分隔成7个客房,每个房间配有卫生间,打造成小清新风格的民宿。“紧挨乌镇景区,客源应该不成问题。”祁金龙对自己的“掌柜”新身份很有信心。
“你看我身板好着呢,一定得站完最后一班岗。”陆金根说,希望自己能将乌镇最后一只马桶倒干净,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