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绿化提升美丽城市
生态富民打造美好生活
陈 爽
平原绿化提升美丽城市
生态富民打造美好生活
陈 爽
龙游,是一座住在森林中的城市。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6.3%,孕育出了气势磅礴、闻名于世的“浙江大竹海”,群山怀抱中的三叠岩因茂林修竹的点缀而显得淳美、神秘。
与兄弟县市相比,龙游的GDP体量规模并不算突出,但龙游人对生态的呵护之情却早已超越了对GDP的尊崇:农业支柱——毛竹产业为“五水共治”让路,平原绿化助力“森林龙游”建设,2014年,全县新增绿化面积1.7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6.2%。大到围绕森林城市创建的“十八大工程”建设,小到对一草一木的精心运用,龙游,做好森林生态的大文章,造一道苍翠的生态屏障呵护浙西之美。
平原绿化拓展了龙游的森林气质,龙游的“面子”因为浓郁的绿色变得更靓了。龙游人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让生态与发展和谐并进,使群众收获高品质的生态美和幸福生活之美的双重体验,才是“两美”战略的内涵所在,也是平原绿化的根本目的。
全面统筹, 谋划“森林龙游”
2014年,当“五水共治”作为重点工作在全县上下如火如荼地展开时,龙游也迎来了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关键一年,二者对生态文明的共同追求,意味城市管理者要以全局性眼光,更高标准地统筹与生态有关的具体工作,而平原绿化便是其中一项重要抓手。借着全省平原绿化工作(萧山)座谈会的东风,龙游县迅速行动,确立了统领全年工作的指导思想:“以省级森林城市创建、‘五水共治’为载体,重点做好城市森林公园绿化设计、工业园区的绿化以及全县绿道网的规划建设工作,县、乡、村三级整体推进平原绿化。”
平原地区人口稠密,与山区相比,生态基础较差,“平原绿化工作必须结合县域地理特点和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平原绿化重要区域,才能真正实现‘建一片,绿一片’”。龙游县林业局局长陈雪华说。
全县是一个大森林,“因地制宜”就是尊重各个片区的生态实际,制定出独一无二的绿化方案,从而确保绿化行之有效:针对龙北片区以平原丘陵地貌为主、大型植被较少的实际,坚持先规划后绿化,及时增绿补绿,完成重点防护林7000亩;而龙南山区多竹林、林相较为单一,组织推进海拔500米以上高山远山阔叶混交,加强生态公益林防护,新建饮用水源保护区、重点生态脆弱区的山边林缘生态植物篱600亩,增强森林植被水源涵养能力。
另外,除了完成龙游工业园区、杭新景和杭金衢高速公路出口、疏港大道等重要节点景观绿化工程外,龙游以千亩彩色树种基地项目为龙头,打造由樱花大道、枫香林等板块组成的城市森林公园,丰满城区“绿心绿肺”,而新旧小区实施的改造工程又体现着平原绿化“见缝插绿”的特点,湖镇镇新建村村内某单位大楼前别是一番景致:精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高大的香樟树,各景观元素相得益彰,桂花树、石楠树点缀其间,营造出“村中有景,景中有村”的景观小品。
市级“森林村庄”——詹家镇浦山村是一扇展示龙游农村平原绿化之美的微窗口。
春意盎然,走进浦山村,村头的油菜花开得艳丽,入村河道两旁的金丝垂柳抽出了新芽,这座总人口1180人的畲族小村,俨然是一个被森林护卫着的村子:村东流转土地5000亩给棕榈园林等公司搞苗木基地,村南700余亩山地承包给金辉公司搞林业经营;北面对原浙赣老路基进行开发,种植桂花树、栾树、紫薇等树种,面积70多亩,涵盖乔木、灌木30余种。村里投资108万元建成浦山民族公园,村民植树5000多株,每家每户的庭院又是一个微型景观,村子因林而美,村民因林而富。2014年,在龙游,像浦山村这样的市级森林村庄新增24个,省级森林村庄新增2个。
“考虑到绿化成本,我们绿化时多使用本地香樟树。”同行的龙游县林业局副局长汪国华说。以有限的成本,建设无限美丽的绿色风光,经济体量不大的龙游,以精心统筹撬动城市美丽提升。
生态富民,深化“美丽”内涵
曾几何时,“浙江大竹海”“中国竹子之乡”的称谓让龙游人颇感自豪。作为浙江省重点产竹县,长期以来,竹子以及竹产业是龙游农业一大支柱产业,然而,竹产业中炭化篾生产环节给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对炭化篾企业的整治成为“五水共治”的重要一环。对全县的竹产业来说,2014年是转折点,龙游县竹制品加工企业(户)由原来115家减至55家,缩减了52%,与2013年相比,竹加工产值下降了近40%。
在竹产业明显的“颓势”之下,如何保障竹农利益?在整治中怎样实现竹产业转型升级?龙游,将危机转化为生机,以竹产业转型开启农产业转型升级,演绎了一首精彩的生态富民曲。
龙游外贸笋厂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经营加工蔬菜产品的企业,也是众多探索竹产业转型企业中的“明星”。该公司主打的水煮笋、细笋、麻笋、冬笋等加工产品,被认定为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和浙江绿色农产品,主要销往日本及东南亚国家,“之江”牌系列加工蔬菜产品被日本认证机构认定为有机JAS产品,在日本市场占有率达到15%以上。
“发展生态有机农业是一项有益尝试,去年全县新增认证油茶、茶叶等有机农产品21个。”当地一名政府官员告诉我们。龙游县以生态循环农业省级试点为契机,制定了《毛竹林生态可持续经营规划》,预计三年内实现面积17万亩生态栽培目标,竹林生态林全面禁止施用草甘膦等化肥农药,引导竹制品向深加工发展,打造龙游特色笋制品绿色有机品牌,助推龙游笋产品在市场上走得更远,并着力培育发展林下经济,在大街、社阳开展元胡、浙贝等中药材种植试点。
竹产业向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城南工业区一期规划500亩土地,专门建立绿色环保笋竹精深加工园区,龙游县专门成立笋竹产业专业招商组,开展常年招商,出台招商优惠政策,促进笋竹企业向该园区集聚,着力引进竹凉席、竹砧板生产项目;浙江腾龙竹业集团有限公司去年上马的疏解材项目吸纳20余家加工单位参与产品加工;国家竹子研究中心与龙游外贸笋厂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利用水煮笋剩余物——笋壳加工宠物狗饲料……
与此同时,龙游县结合平原绿化重点工作,围绕两江启动“一纵一横”绿道网建设,广泛种植枫杨、垂柳和本地彩色树种,打造绵延50余公里的沿灵山江生态廊道;在创建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基础上,以乡村绿道为线,以美丽乡村精品村和古村落为点,建设“三线七点”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实施沿线生绿造景行动,以六春湖运动休闲区项目为龙头,有序开发浙江大竹海、红豆杉古树群等森林资源,谋划建设溪口竹海风情小镇。
借助转型,竹产业以崭新的面貌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借平原绿化之势,内容丰富的众多乡村旅游项目喷薄欲出,生态美带来了新的致富思路,龙游乡村居民将从中体会到更多发展的甜头。
多元整合,营造全民绿化氛围
实现平原绿化工作长效运营,群众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龙游坚持“政府主导 政策扶持 全民参与”,健全平原绿化工作组织、投入、管护、考评四大保障机制,全面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群众力量参与平原绿化,形成了全民参与绿化的浓厚氛围。
龙游成立了平原绿化领导小组,抽调各单位精兵强将集中办公,形成了有力的组织基础。为全面提升群众的绿化意识,龙游县巧妙结合乡村“文化礼堂”、村内广播、农民短信等渠道,强化对城乡居民的宣传力度。按照“财政投入一部分 社会各界筹集一部分 群众投工一部分”的思路,2014年,全县投入2.75亿元用于平原绿化,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开展义务植树和绿地认建认养活动,打造“院士专家林”“青年先锋林”“红领巾林”“妇女巾帼林”等主题纪念林,引导不同职业的群众参与绿化行动。
完善的管护机制和考核举措是平原绿化规范化操作的保障。龙游县成立了集镇绿化专业队管护、村级专职护绿员和农户庭院责任区等镇村户三级管护机制,严格落实绿化养护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强化公益林管护队伍建设,加大林政执法力度,构建长效化、规范化、常态化管控体系服务绿化工作。另外,龙游把平原绿化列入乡镇、部门年度综合考核,制定完善平原绿化补助和奖惩措施,对道路、河道、公园等不同绿地实施分类管理,建立日常、季度、年终考核的绿化养护考评机制,明确造林、创建和管护经费补助标准以及省市级森林村庄创建奖励标准。
去年,林业局和县文联先后举办了“共创森林城市、共享绿色生活”主题征文比赛和“我眼中的森林龙游”摄影比赛活动,以群众视角,撷取绿色家园的美丽景观,展现林业生态建设成果,进一步营造全民关注绿化的氛围。
前不久,在龙游城市“绿心绿肺”森林公园建设的青年林项目,开展了绿植认养报名和挂牌启动仪式。该项目以建设青年碳汇林为主要内容,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龙游青少年绿色家园和林业科普基地,绿化委、团县委、林业局将适时开展青少年植绿护绿、青联青企协和青年文明号认建认养及“为环境污染买单”等绿色实践活动,策划开展青少年户外科普实践活动、生态夏令营活动及摄影、绘画采风等活动,在搭建青少年参与“五水共治”及生态保护有效载体的同时,打造“绿心绿肺”城市森林公园共青风采展示区。
平原绿化,是一项没有尽头的生态事业,需要漫长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而生态与发展并不是相悖的两个事物,在追求这项事业的道路上,龙游人不断用“生态”巧妙解答“富民”命题,“森林龙游”,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态和美好生活的双重梦想,正款款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