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化馆专家为嘉善洪溪村文化礼堂量身定制
辣妈宝贝的舞台梦
记者 刘慧
本报讯 挪步插秧、弯腰割稻、俯身翻谷……这些原本中国农民在田间地头重复了千年的机械动作,3月22日被嘉善县天凝镇洪溪村的16位“辣妈宝贝”,以江南水乡农妇追求文化生活的形式搬上了舞台:做缝纫工的走起了模特猫步,开小吃店的玩起了厨师绝技,村嫂们个个神采飞扬,舞出了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排练现场,动感十足的音乐声,顿时吸引了许多村民来到文化礼堂围观。“这舞蹈跳的就是自己的故事啊!”洪溪村党总支书记、辣妈宝贝舞蹈团队长陈俐勤说:“这个原创节目不光在村里演,还参加了嘉兴春晚,最近省文化馆又推荐我们去参加西班牙龙达国际民间艺术节,真是太高兴了!”
这次专门来挑毛病、帮助加工提高的省文化馆舞蹈专家顾炯不时地打着节拍,口中不停地念着:“台上所有的人,全身的每个关节都要舞起来,跳出中国村嫂的新风采。”
这支平均年龄45岁、由清一色农村妇女组建的舞蹈队,从最初的村篮球拉拉队,成长为“下地扛得了锄头,上台跳得了舞蹈”的明星队,近年来走出嘉善登上全国各大卫视荧屏,在“中国达人秀”一炮走红之后,又亮相中国最高梦想舞台——人民大会堂,如今她们又将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代农民的精神风貌。
“我们有两个梦想:一是登上央视春晚,二是走出国门展风采。”休息时,已是满头大汗的辣妈宝贝们自豪地说,“你不知道吧,这个有趣的舞蹈是省文化馆专家根据农妇的特点,专门为我们编排的。”原来这群酷爱舞蹈的村嫂们,每天晚上集中在村文化礼堂跳舞。“但是随着知名度的提升,我们更加迫切需要有体现自己团队特色的原创节目,以前跳的大都是从电脑里模仿来的。”陈俐勤说,可就凭我们这帮村嫂,跟本没有这个本事。
巧的是,去年年初省文化馆联手各市、县(市、区)文化馆实施了“百名专家联百村”四季行动计划,面向全省各地农村文化礼堂,开展了以农村文化礼堂业务建设的“春耕、夏种、秋收、暖冬”四季行动——其中《辣妈的舞台梦》就是省文化馆专家为辣妈宝贝们量身定制。同行的省文化馆理论调研信息中心研究员王全吉说:当我们得知她们的需求后,去年4月由5名舞蹈专家组成的创作小分队走进了洪溪村。记得那天讨论到半夜,一个比较满意的舞蹈作品构思才逐步成型:一群农家妇女来文化礼堂报名,一个个要求参加舞蹈团队的奇闻异事,构成了戏剧发展的主线;女村支书指导大家要跳出江南特色舞蹈的柔美,可她们越认真越觉得别扭,最后村嫂们索性发挥各人所长,跳出了自己的风采。
在专家们看来,嘉善是个江南水乡,有着婉转清丽的嘉善田歌和“五姑娘”的动人故事,刚开始舞蹈专家们想从地域特色入手,创作具有江南水乡特点的舞蹈作品。但在实地观看了辣妈宝贝舞蹈团队所有演出视频后,强调一定要跳出辣妈宝贝的个性。
“不瞒你说,刚排练时真是洋相出尽,一个个村妇,腿抬不起,腰弯不下,我们只好把原来的设计编排和构思故事全部放弃,根据她们的自身条件重新订制。”远在省城的顾炯不可能每天陪练,于是湖州文化馆的邓珞雅和嘉兴秀州文化馆的苏丹,就成了顾炯最好的助教,也成为辣妈宝贝的好姐妹:“因为多数是晚上排练,她俩也就经常吃住在村里。”
傍晚时分,排练进入尾声,顾炯依旧要求很严,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只见文化礼堂的一角,16位队员被临时分成3队,16双眼睛不动声色地凝神观看着顾炯、邓珞雅和苏丹的示范。“因为缝纫工序是流水线,你不完成手头的活儿,别人就要停工。”队员费霞雯每天清晨5时去工厂加班,中饭时又从排练地跑回去赶制,“实在没时间只好把老师的示范动作用手机拍下来,回家后再继续练习,下次老师来才能过关。”
没有春播,那有秋收。宗毓是辣妈宝贝舞团的首批队员之一,见证了10年来这支舞队的成长;59岁的邹美英是最年长的一位。以前闲来无事时爱以麻将为乐,如今邹美英原有的生活状态被颠覆;李静是加入这支舞队的外来媳妇,就像洪溪村歌唱的一样:用我们的欢笑把你留下来……村嫂们在旋转的舞步里,收获了向上、向美、向善的精神力量,健康的身体和欢畅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