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新闻时评

“互联网+”让食品安全更有想象力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希望餐饮业也能迎风起舞、革故涅槃,让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忧虑随“风”飘散。

“互联网+”让食品安全更有想象力

  杜 博

  一直以来,食品安全都是一个老生常谈、谈必心塞的话题,却也是绕不开的民生关切。

  舌尖上的安全卫生一直让餐饮消费者心有戚戚焉,火锅底料回收、调味料添加非食用添加剂……很多画面都是“太美不敢细想”。说起改善食品安全状况,亦是千头万绪不知该从哪入手。近日,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今年将推行“阳光厨房”建设,要求火锅类餐饮单位必须向消费者公示自制底料、调味料等成分,让阳光照进厨房、让消费者吃个明白,是一个值得点赞的尝试。

  “阳光厨房”,就是餐饮单位通过可视厨房或视频直播等方式,向消费者展示食品加工过程,让厨房生产环节纳入公众监督。诚然,“阳光厨房”是食品安全管理迈出的重要一步,但厨房并非维系食品安全的唯一场所,只有当食材本身的健康无毒、配送环节的卫生保障等餐饮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沐浴在阳光之下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才可能形成有效手段。

  从这个层面来讲,“互联网+”给“阳光厨房”安上了想象的翅膀。试想,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实现对海量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与共享,让各个环节都可视、透明起来,从而建立起全流程监管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利益攸关方都参与其中,生产经营规范有序、监督管理依法有据、消费者心知肚明,带来的不仅是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升级,更能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毫不夸张地说,这既是一场技术变革,也将伴随着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的变革,不失为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技术路径之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副秘书长、发言人傅莹说:“民以食为天,所以食品安全就是天大的事,现在这个问题确实是很牵动人心。我们也确实想在这个问题上怎么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如何能够通过更加严格地立法和更加严格地监督,使这方面的情况切实得到改善。”“互联网+”正提供了一个令人心动的契机。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希望餐饮业也能迎风起舞、革故涅槃,让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忧虑随“风”飘散。

  ■我来打酱油

  @人在你的江湖:所谓的“公示”,只是“聊胜于无”而已。消费者既不是质监人员,也不是饮食达人,哪里看得懂什么底料、调味料?难道我们吃火锅前,还要跑去学习相关知识?说到底,不仅“让阳光进厨房”,还要“让法律进厨房”,用严查、重罚去驱赶厨房的阴暗,才是正道!

  @Yhome风景:说真的,公示只是治标之举,有总比没的好。但最重要还是那句老话,加大监管力度,别以为要求公示,就可“一劳永逸”!别忘了,这是你们的本职工作,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真的一刻都不能松懈!

  @佛战成圣6666:让阳光照进厨房,让道德照亮胸膛和心房。让道德之光在食品安全中闪亮,这才是治本之策。如果除了法律之外,没有道德之光,那我们是不会生产出合格的民营产品的。

  @阿诗丹顿21:针对食品安全我作为资深食客真想借此机会说几句心里话,二十年前我吃过的东西跟如今来相比的话,可以说现如今的东西是难以下咽,不单单在味道上有很大差距,还有后厨的卫生也令人担心。浙江要求火锅店公示,希望不是走形式,要有作为。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03 “互联网+”让食品安全更有想象力 2015-03-18 浙江日报2015-03-1800032;3817783 2 2015年03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