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缙云农民开拓“林下经济”

长裙轻舞翠竹间

  本报缙云3月17日电

  见习记者 金春华 记者 王庆丽

  县委报道组 朱映归 刘斌

  阳春三月,记者来到缙云县新建镇鱼川村,沿着一条蜿蜒崎岖的山路,穿过一片片青翠欲滴的竹海,找到了缙云县山川绿野竹荪示范基地。这里种植的竹荪平均亩产值达8000多元,是单纯种植毛竹收入的3倍多。

  上午10时,几个工人正在一块空地上做“铜锅饭”。新鲜的大米加上适量的山泉水后放入一只只黑色的小铜锅中,再把铜锅放在柴火上煮上一段时间,便成了他们的午饭。背后,一垄垄刚刚挖好的浅沟里铺着一层层黄褐色的粉末状物。

  “这些粉末是由木屑、竹屑、木糠加上石膏搅拌而成的‘基肥’,提供竹荪生长所需的营养。”种植户王军峰介绍说,“今年,我们采用了一种新方法:把收来的废角料先堆在一起发酵几个月,更利于竹荪菌丝的吸收,最后也可以成为毛竹的肥料,一举三得。”

  竹荪,一种寄生在毛竹根部的食用菌,长成时,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2012年,寻求发展竹林经济的王军峰在参加缙云县林业局举办的一次培训中得知有这么一种菌类,感到“眼前一亮”。他说:“我们鱼川村是有名的‘竹海’,全村有1万多亩竹林。竹荪适宜在竹园种植,技术相对于种植香菇等其他食用菌更为简单,且不占空间,价格也不低,正是我们谋求发展的突破口。”

  当年3月,在丽水市林科院副院长应国华和缙云县林业局专家的帮助下,王军峰在自家的竹园里种上了20多亩竹荪。“‘竹—菌模式’不仅让竹荪长得个头大、品相好,还改善了竹园的地力。”王军峰笑着说,“加上挖沟的过程中还松了土,使得来年竹笋产量可以翻番。”

  三四月份挖沟、下料、放菌种,6月中旬开始采摘,可采3批,直到10月。每亩每年收鲜竹荪800到1000斤。10斤鲜竹荪加工成一斤干竹荪,每公斤干竹荪批发价400元左右,王军峰的“竹—菌模式”一下子打响了。

  “2004年,我们村里成立合作社,专门生产笋干,产品有些单一。现在,有了竹荪,社员们感觉市场一下子宽了很多。”王军峰介绍说,鱼川村共800多户人家,有121户参加了合作社,竹园就是大家的“衣食父母”。因为试种成功,接下来几年内,竹荪就真成了合作社竹园里的“菌中皇后”。到2014年年底,该竹荪基地的累计销售额已达172余万元,实现利润86余万元。

  说话间,村民王寿彭走了过来,手里捧着几颗竹笋:“这是上午挖沟的时候挖出来的,正好可以凑个菜。”今年63岁的王寿彭一直在家务农,对他来说,自从合作社开始种竹荪,他就多了一个赚钱的途径。

  由于竹荪的生长特性,需要种在坡度较缓、浇水方便的地方,而且每一块地在种过一批竹荪后需要隔3到5年后才能再次种植,王军峰就在合作社260多亩的竹园中轮流着换地种。也因如此,每年的挖沟、下料,加上平时的浇水、长达4个月的采摘期,人工变得不可或缺。男工130元左右一天,女工80元左右一天,2014年仅种植竹荪一项,合作社支出的人工费超过17万元。

  “早上7点出门上山,肚子饿得比较早。”王寿彭边说边回到烧饭的地方。工人们用竹子做的钩子拎着各自家的铜锅,三三两两坐在地上,打开早上从家里带上来的菜肴,有说有笑地吃了起来。在消散的炊烟和阵阵飘来的米饭香味之间,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个林中仙子,拖着长裙,在绿竹丛中翩然起舞。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长裙轻舞翠竹间 2015-03-18 3818380 2 2015年03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