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朝文新智

春雨润物细无声

浙江画院为龙游桥下小学推出慈善义拍专场

  本报杭州3月15日讯

  记者 刘慧

  山水、人物、花鸟……浙江画院画师精心创作的数十幅中国画,在春天里静静地散发着浓郁的馨香。今天,浙江画院携手浙江三江拍卖有限公司特别为衢州龙游县桥下小学举行的“阳光雨露润物无声——慈善义拍”书画专场作品展与广大观众见面了。

  西湖三月,爱心满满。下午,位于杭州市体育场路229号浙江粮油大厦7楼浙江三江拍卖有限公司展厅,汇集了著名书法家曾宓书法《周易》、孙永《大江东去》、张伟民《疏影摇凉》、陈虹 《观音大士》、茹峰 《紫气东来》、余虹达《白描观音》、余昌梅《白云回望》、罗小珊 《刘海戏蟾》 、王亚霞 《西泠塔影》、林爱国《山园小梅》、陈青洋《母子图》、李渐明《缶翁诗意》等作品。三江拍卖总经理徐哲敏介绍,相对于一般的拍卖会而言,本场慈善义拍特色鲜明,艺术家的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个人面貌,而且承载着浓浓爱心,起拍价也比平常更底。本次拍品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画及书法作品47件,都是浙江画院画师、研究员和学员专门为本次义拍精心准备的作品。所以买家无需顾虑真伪问题,放心参与竞拍,奉献爱心。

  “桥下小学地处龙游县城乡接合部,在那里就读的孩子不少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其中也有从汶川地震灾区迁徙而来的孩子,家庭状况不尽如人意。3年前,这所小学连一本艺术类教科书都找不到。”浙江画院院长孙永回忆道,2012年,画院与桥下小学结对助学,首次捐助的50万元教育基金,是曾宓、姜宝林、潘鸿海、张伟民等近20位画家拍卖自己作品筹集的。不仅如此,浙江画院的一批青年画师也走进学校进行不定期支教,建立起了一个点、线、面结合的艺术教育平台。浙江画院承诺将在财力、物力上给予这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帮助。

  令人高兴的是,孙永的这个想法与徐哲敏不谋而合。多年来,热心慈善事业的三江拍卖曾参与了50余场慈善拍卖会,使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之举得以圆满实现。2013年,浙江画院携手三江拍卖举行了首场网上慈善拍卖,所获善款全部捐赠给了桥下小学,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双方决定长期携手,广布爱心,关爱社会,为慈善事业接力。

  浙江画院是集聚专门人才进行美术创作和研究的公益学术机构,拥有一大批全国著名的画师,打造了大量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艺术精品,也凝聚了一批在中国画界有潜质的研究员和学员。孙永说,一直以来,浙江画院的画师、研究员及学员在搞好创作的同时,不忘社会担当,热心于公益,慈善扶助,广布爱心,传递正能量。在与浙江龙游县桥下小学结对子等慈善公益项目中,浙江画院实实在在地为需要帮助的群体募集并捐赠了一定数量的基金。

  时光荏苒,3年过去了,孩子们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除了每年的资金援助外,浙江画院画师个人结对的30多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今天已有多人升入中学。正如山水画《白云回望》一样,从温州乡村走进浙江画院的画师余昌梅深有感触地说:“孩子在启蒙阶段的艺术教育非常重要,真希望社会各界参与到这场爱心义拍活动中来。”罗小珊和林爱国等年轻画师进画院后,也积极投入这个爱的大家庭,今天他们不仅献上精心创作的义卖作品,而且还去学校上课,他们希望艺术能够给更多的孩子带来幸福感。

  常言道:不因善小而不为。今天,从湖州、温州、绍兴等地专程赶来的藏家表示,如此义举,不仅在省内乃至全国的文化界、艺术界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而且培养了年轻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心。浙江画院以自身的一技之长来感恩社会、回报人民之举值得推崇。

  本次慈善义拍时间为3月31日10时至22时在“淘宝网拍卖频道”开拍。


浙江日报 朝文新智 00014 春雨润物细无声 2015-03-16 3815680 2 2015年03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