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财经

勇立潮头谱新篇

农发行省分行积极探索新常态下发展新路

  通讯员 严慧 本报记者 施翼

  檐前燕语唤村晨,三月由来景片新。最近召开的农发行2015年信贷支农政策发布会上,农发行浙江省分行行长樊荣介绍,至2014年12月底,该行各项贷款余额首次迈上800亿元新台阶,达到805.45亿元,比年初增加71.62亿元,增长9.76%。

  今年,该行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强农惠农政策,坚持“两轮驱动”业务发展战略,加大创新力度,推进业务转型,促进农业政策性业务更好发展,力争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投放250亿元以上,贷款余额净增80亿元。

  应对挑战

  把握发展新机遇

  日前,樊荣在总结该行信贷支农工作时表示,去年,全行上下直面经济新常态、涉农企业经营困难较多、政府融资平台政策重大调整等严峻复杂形势,着力做好保障粮食安全、支持“五水共治”、支持新农村建设、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努力改善金融服务等五大主体信贷服务文章,大力支持“两美浙江”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立足我省系粮棉主销区、城镇化发展水平高的省情,以政策性中长期贷款作为业务的主要增长点。随着政府债务规范管理,该行原有的政策性中长期贷款的承贷主体和运作模式发生了改变,但政府投资作为稳增长最重要的手段没有变,项目由政府主导的本质没有变,坚持现金流全覆盖项目贷款本息的要求没有变,而且贷款主体更加多元化,担保组合能够多样化,防控风险能力得到强化。

  同时,我省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位于“一带一路”战略区,深入推进了海洋经济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等四大国家战略,“五水共治”、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等重大举措,在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市化、加快创新引领等诸多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为该行信贷支农拓展了新的业务发展空间。

  据悉,今年该行将紧扣《浙江省主体功能区域规划》,加大对“四大国家战略”区域和宁波、嘉兴、义乌、龙港四个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区以及丽水、衢州等省级山海协作产业园区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整区域城镇化建设贷款业务,探索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经营和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现代化,不断寻求新的贷款业务增长点。

  转型升级

  寻找发展新突破

  “把加快转型创新作为适应新常态的突破口,坚持始终以支持粮棉油收储作为立行之基,以大力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樊荣表示,首先是运作模式转型,加快实现政策性业务的转型发展。传统业务主动顺应购销储政策调整,及时掌握地方粮食增储规模分解和落实进度,确保粮棉油收储资金供应和管理不出大的问题。结合全省“粮安工程”规划,督促及时轮换补库,加强省外主产区异地储存和省内社会化主体代储的地方储备粮库存监管,积极支持高标准储备粮库、中心粮库以及大中型粮食物流、批发市场建设。

  同时,中长期贷款坚持以水利、土地、公路、农房等为支持重点,坚持综合现金流覆盖贷款本息,实现承贷主体从平台客户向公司客户转变,债务主体从政府向公司转变。探索完善PPP、BT、BOT、SPV等公司类业务办贷模式。

  其次是营销模式转型。按照“统筹规划、沙盘作业、模板营销”的方式,增强省市分行客户营销的主导权,带动县级支行、信贷组有针对性地突出营销重点,减少分散营销的盲目性。树立项目开发、规划先行的理念,提前深度介入项目规划、可研论证、融资方案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实现项目培育、客户营销、贷款审批“一条龙”服务,提升全行的金融服务水平和业务竞争力。

  第三是发展模式转型。坚持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并重,贷款业务与存款业务、中间业务、投资业务协调发展。把存款组织管理作为事关全行改革发展全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来抓,加大低成本存款资金的筹措力度,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和上下游客户管理,推进机构间存入存出合作,建立存款客户经理制度。

  另外,把投资业务作为业务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稳步发展对公理财业务,开展企业债券承销业务,推进股权投资业务。稳步推进中间业务,严格落实应保必保制度,凡涉及该行贷款安全的保险标的物全部代理投保。并加快咨询顾问类业务发展步伐,拓宽中间业务收入来源。坚持国际结算服务与融资支持并重,着重抓好国际业务客户经理制度、重点客户名单制管理和贸易融资业务三项重点工作。

  防控风险

  守住发展新关口

  据了解,今年该行把有效管控风险、清收处置不良贷款,作为当前业务经营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严防死守,攻坚克难,力争年末不良贷款实现“双降”。一方面,严控新增不良贷款。加快结构调整,淘汰一批抗风险能力弱、管理水平低、“两链”(担保链、资金链)风险突出、产能过剩的小、散、差商业客户。严格按照“五好”标准,审慎择优培育、发展、支持一批重点客户、战略性客户和黄金客户。对政府、银监部门要求帮扶的企业,落实政策,贷款只做减法、不做加法,从根本上遏制不良贷款频发高发势头。

  另一方面,防控信贷风险。用好风险排查结果,对异常类、限制类和退出类客户,逐户制定风险化解方案。不良贷款立足于“收”,风险贷款立足于“退”,已经出现风险苗头的贷款立足于“控”,不得新增贷款。切实加强对企业“两链”风险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阻断担保链和资金链风险。

  此外,加快清收处置。落实清收责任,以贷款发放行行长为清收处置第一责任人,当年新增不良贷款超过一定金额的,直接责任人员停职清收。采取现金清收、依法清收、以资抵债等多种手段,加快清收处置步伐。

  樊荣还表示,为了积极探索经济新常态下发展新路子,今后该行将着力在稳健前行中奠定发展新格局。在深化基础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细化内控监督、强化队伍建设方面狠下功夫,炼好内功。面对浙江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打造一流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唯有发挥优势、敢于创新,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才能勇立潮头谱写发展新篇章。


浙江日报 财经 00012 勇立潮头谱新篇 2015-03-16 浙江日报2015-03-1600006 2 2015年03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