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理论视野

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生态体系

  衢州处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创新平台建设如火如荼,科技投入加快增长,创业创新氛围日渐浓厚,创新正在成为推动衢州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构建多层次、多要素联动的创新驱动发展生态体系,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既是实现山区经济跨越发展的切实需要,更是衢州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

  深刻认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性

  重大机遇不容再失。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球性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孕育推进,德国等发达国家正在从信息化工业3.0时代向智能化工业4.0时代大步迈进,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新一代基因生物技术等,将颠覆现有传统技术和生产模式。我省人均GDP已经超过1.1万美元,创业创新热潮不断涌现,进入了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转换的最重要时期。衢州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波创新驱动发展机遇,推进山区经济跨越发展。

  转型升级须依靠创新驱动。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部署,省委作出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大决定,推动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再创衢州绿色发展新优势,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而实现这一战略部署,必须依靠大量创业创新,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形成和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主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增长方式转轨。

  创新驱动发展活力正在迸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6月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我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新支线飞机、高速轨道交通、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通信、高性能计算机等领域已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事关衢州能否抢占制高点突破区域竞合边缘化局面,能否进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

  实现创新驱动关键在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当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领导地位、增长活力等,已不仅仅是单一可复制的“创新发明”、“创新体系”或“创新系统”,而主要取决于有活力、动态的“创新驱动发展生态体系”或“创新生态系统”。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在《维护国家的创新生态系统》报告中提出,“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得益于一个精心编制的创新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的本质是追求卓越,主要由科技人才、研发中心、风险资本产业、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基础研究项目等构成。”创新驱动发展生态体系或创新生态体系,是一个促进创业创新的生态系统,是各创新主体以及创新群落与其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从而使得创新源源不断并成为经济增长动力和社会“第一生产力”。

  因此,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多要素多层面联动的生态系统,重点是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导向通道,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市场的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路线选择、要素价值的导向作用。打破创新“孤岛效应”,产生创新链式反应,形成创新循环系统,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源源不断提供创业创新源动力、经济社会发展源动力。同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围绕资金链提升价值链,增强创业创新氛围,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生态体系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技术创新一马当先,需要与文化、理论、制度、商业模式等创新互动,更需要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金融、政府部门等社会各界各层面积极参与。比如,企业层面,要充分认识创新重要性,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持续增加科研支出,提高研发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研究机构层面,充分发挥对科技企业的基础研究和孵化支撑,加强技术开发团队提升、产学研联合;中介机构层面,采取营利或非营利方式,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和业务指导,发现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政府层面,通过影响资源配置来加快技术创新速度、优化发展方向和扩大规模,制定完善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引导和激励创新。

  努力打造衢州国家级创新型城市

  衢州已经初步形成区域性创新生态体系雏形。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继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平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成功获批,中关村浙江科技产业园顺利开园,与美国、俄罗斯等国际科技合作与人才交流不断深化,开放合作包容的创新机制、创新网络加快形成。浙江氟硅研究院、慧谷工业设计园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快速推进,已建成国家级企业研究院和1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16名“千人计划”等人才。2013年全市设置研发机构企业数同比增长等9项指标居全省第一,企业与不同高校院所充分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技术合作,产政学研合作创新机制初步形成。

  就当前和未来长远时期而言,衢州将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核心战略位置。突出创新要素集聚和多层面循环,借力发展、借船出海、借梯登高,跳出衢州发展衢州,整合人才、科技、金融、政策、中介服务、创新文化等各类创新因子,加快推进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杭州未来科技城衢州“海创园”、浙江绿色产业发展研究院、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等建设,着力提高创新人才引进和科技成果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促进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融入全国乃至全球创新型网络,建设形成充满朝气、富有活力、流动顺畅的创新生态体系。

  具体而言,就是要以构建完善创新生态体系为主线,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引导性作用,打破体制机制束缚,着力主体循环、产城循环、内外循环等创新生态体系三大循环建设,着力创业主体、创新人才、创新平台、创新资本、重大科技专项、创新文化等创新生态体系六个基本要素建设,着力绿色产业培育机制、创新要素集聚机制、人才激励促进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创新生态体系四项机制建设,增强创新驱动整体理念,增强创新要素互动循环,增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建立形成有机互动、协同高效、有衢州特色的创新生态体系。

  力争至2020年,在全面实现科技服务专项行动“八倍增”和“两提高”要求的基础上,全市各类创新因子进一步集聚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良性循环机制健全完善。R&D支出占GDP比重实现翻番,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效益大幅提升,全民创业带动全社会创新活力得到充分激发;人才智力支撑更为坚实,创新载体平台更加完善,科技金融结合更为紧密,重大科技专项取得突破,建成多要素联动、多层面互动、较为成熟健全的创新生态体系,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主要源泉,打造形成国家级创新型城市。

  【作者为衢州市委书记】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4 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生态体系 2015-03-13 3782810 2 2015年03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