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浙江代表委员共话养老服务

殷殷寸草心 人间重晚晴

  【代表委员名片】

  徐加爱 全国人大代表、金华市委书记

  张天任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

  瞿  佳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医科大学校长

  陈小平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省委会主委

  计时华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省委会副主委

  本报记者 朱海兵 廖小清 黄宏

  翁浩浩 张丽 沈吟

  【百姓提问】

  金华市婺城区汪山头村的张金珠老人,白天在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喝茶聊天看电视,享受免费午餐和晚餐,晚上回家与家人团聚。居家养老中心的老人们问,全国两会上,还有什么更好的养老服务信息,让更多老人安享晚年?

  养老,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牵动亿万人的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先后十多次提到养老。那么,该如何创新和改进养老服务?我省代表、委员有很多话要说。

  社区要给力——

  在家门口安度晚年

  汪山头村老人的幸福晚年,正是徐加爱代表希望看到的。

  2013年以来,金华将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列入市政府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在全市城乡大力推广“统分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990家,覆盖率达86%,2015年将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

  “抓好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就抓住了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牛鼻子。但部分地方对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作用还认识不足。”徐加爱代表指出,一是认识有误区,认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只是一个用餐、活动场所,不够重视;二是运行支持不足,导致一些服务中心建成后运行困难;三是社会参与不足,不能满足服务对象的多层次需求。

  徐加爱代表建议,逐步建立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养老服务中心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所的资源整合,丰富发展“医养融合”、“家院互融”等新模式。此外,还应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平台,培养一批能力强、素质高的管理人才,建设一支专业化、相对稳定、高素质的服务队伍,吸引一批富有爱心、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优质志愿服务队伍和社会爱心人士,不断提升居家养老水平。

  张天任代表提出,居家养老服务应分门别类制定和规范各类个性化服务流程,做到多层次、多样化、多选择,积极开展定制服务、上门服务,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温馨。

  政府须发力——

  科学规划优先发展

  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是全国首部由人代会通过的社会养老服务地方性法规。

  该法规草案于2014年9月至12月经省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审议期间,两次通过网上公开征求各界意见,广泛发动省人大代表参与,还首次召开立法协商会议收集各方意见建议。

  “这种重视,正是社会各界的期盼。”张天任代表说,国家近年来对养老服务越来越重视,老年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不过,与实际需求相比,养老服务还存在不少问题。计时华委员指出,我国养老事业和产业正遭遇人口老龄化、高龄化与家庭空巢化、小型化“四化叠加”,养老产业发展滞后缓慢、“低、小、散”格局难以改变、养老政策体系过于零散,无法有效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在养老法规日益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发力,须更有针对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尽快转变角色,当好‘裁判员’,选好‘运动员’。”计时华委员建议,要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在城市建设推进过程中,确保新建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的落地,引导成熟社区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开辟养老服务设施。同时,要加强养老设施与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加快“医养护”一体化建设,建立规模适度超前、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

  “政府还应将社会养老服务市场需求与信息化技术手段相结合,大力发展智慧养老,通过现代化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数据库建设及广泛的信息采集,有针对性地开展养老服务设计,实现点对点精准化、便捷化、数字化的养老服务。”计时华委员说。

  “发展养老服务业,也是当前扩内需、增就业的潜力所在。”陈小平委员建议,应打破体制性壁垒,鼓励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参与,将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上升到多部门联合决策、统一部署的层面,做好部门协调,严格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

  社会需聚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设施,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这一提法,得到我省代表、委员的一致认可。

  “养老事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力量不可或缺。”张天任代表认为,应探索创新社会化、多元化、多渠道、市场化的综合养老之路,构建多资助、多层面、多样化、全方位的养老服务体系,以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张天任代表建议,放宽相关政策,加强统筹协调,研究制定统一、具体、规范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扶持政策操作机制,落实土地、房屋、资金、税费、水电费等优惠举措,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办养老机构。同时,开辟国家、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投资渠道,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对社区养老服务提供资金援助。

  “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也要转型发展,发挥政府购买服务作用,推进服务社会化。”徐加爱代表认为,应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为居家养老发展拓展融资渠道,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同时,组织好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对接和服务,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针对当前养老服务业存在政府投入不足、社会融资困难、民间资本投资潜力尚未充分释放等问题,一些代表、委员建议,鼓励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养老,在资金投入、产品提供、服务提升以及人文关怀等方面给予补充。

  “现在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惊人,医疗照护费用支出很大,普通家庭很难承担。”瞿佳代表建议,推出覆盖全民的“失能老人护理保险”制度,由政府与个人或家庭按比例各承担一部分费用,当缴费者年老失能需要护理服务时,从中支付相应费用。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料护理分级分类补贴制度,逐步扩大补贴范围,还可考虑建立老年人意外保险制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建立专业的失能老人医疗康复机构,使他们享受到专业化的医疗康复服务。

  (本报北京3月10日电)


浙江日报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00004 殷殷寸草心 人间重晚晴 2015-03-11 3811724 2 2015年03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