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农家女的创业启示——
巧手编织新生活
记者 阮蓓茜 通讯员 赵波音
一支钩针,两把小刀,无数根细如发丝的篾丝……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工具和材料,经过一双巧手的拨弄,一个个精巧漂亮的篮子、花瓶等就诞生了。
这双巧手的主人叫吕建亚,45岁,嵊州市黄泽镇青石桥村人。她17岁拜师学习竹编手艺,直到创办国森工艺竹编厂,与竹子打交道已有近30年。当记者握住这双灵巧的手,感受到的是一层厚厚的老茧。
作为为数不多的竹编手艺人,吕建亚一直默默坚守着,先后被评为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嵊州竹编”代表性传承人、省三八红旗手等。她的创业经历,如同她的这双手,布满着荆棘和艰辛。在越来越多女性加入创业大军的当下,这位农家女的成功创业经历,也许可以给不少人以启示。
手艺+本金=创业
1000元钱能做什么?
2000年,在外乡漂泊多年的吕建亚和丈夫用1000元本金返乡创业,自产自销竹编工艺品。
吕建亚从小拜师学竹编,师傅常常夸她有悟性、进步快,当年随丈夫外出打工,不得不中止学艺,一停就是5年。“决定回来做竹编生意时,我激动得失眠了。”实际上,当爱好变为谋生的手段,吕建亚兴奋之余,也隐隐有些担心。
那些日子,吕建亚按照记忆里的样子,不停地编竹椅、竹席、竹篮……幸好,这份手艺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拿起竹片,握着篾刀,感觉就回来了。”
开始创业的日子,一没门路,二没经验,夫妻俩吃尽了苦头。吕建亚的丈夫邓国正身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为了找销路,他每天起早,背上大书包,塞进样品和材料,上街一家一家地打听、推销。“有时一天只卖出两三个篮子,我连肉包子都舍不得吃。”邓国正说,短短几个月内,他几乎跑遍了当地的大街小巷,但销售没有起色。
吕建亚告诉记者:“熬过最难的时候才明白,靠单纯的爱好,是没法创业的。创业的秘诀在于,当你看准了目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来。”
商机+勤奋=成功
机会是在坚持中不经意间来临的。
一位老板见邓国正整天在街上如无头苍蝇般乱撞,就提醒他:“去展销会,也许能找到大客户。”
“当时,我们都不知道展销会是什么,但还是咬咬牙,借了钱,去碰碰运气。”夫妻俩背着一整麻袋的样品,从嵊州赶到广州,参加一个不知名的展销会。吃不起25元钱的快餐,就啃面包充饥;没有精美的样品资料册,就靠真诚推销自己……在展销会上,夫妻俩开了眼界,也有了巨大收获,一个客户定下了20万元的月饼竹盒业务,并预付了8万元订金。
拿到第一笔大订单的兴奋劲还没过,吕建亚夫妇就要面对一系列难题。没有工厂,只能在40多平方米的老屋里做,产品摆满了床底、餐厅,连屋前的空地上也铺满了材料;一个半月时间里,要交出两万只竹篮,人手不够就叫左邻右舍帮忙,三班倒地干……终于,按时交货,积累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经过这次业务,吕建亚悟到一个道理,要打开市场就要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于是,他们根据市场需要,把产品分为鞋篮、毛巾托、果盘、果篮等20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并注册了“国森竹编”的商标,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及新加坡,销售额达500多万元。
传承+创新=坚守
这些年,吕建亚的作品多次亮相各大展会,她还被评为绍兴市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嵊州市四星级工艺类民间人才等,获得的奖状、证书高高叠起一摞。
在这位农家女眼里,亲手编织的每一个成品,都非常有“分量”。“每一样都有我的心血! ”吕建亚指着满屋子的竹制品认真地说,证书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认可,能让竹编工艺流传并发扬光大,被社会所接受,才是实实在在的。
天气好的时候,吕建亚会关掉手机,在工作室里坐上一整天,编织她的最新作品“美人鱼”。这件作品去年开始制作,从构思、绘图、用木框造型定位,再到用篾条编裹,都由吕建亚一手操刀,如今即将完工。“趁现在还算年轻,就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作品。”
如今,村里原先的十几家竹编工艺厂,仅存这一家了。“竹编工艺最难的是,如果有一个地方没编好,就需要全部拆开重新编织,这需要相当的耐心与细致。”吕建亚说:“许多人都没有这个耐心,而且其他行业来钱快、挣钱多,所以纷纷改行。”
与许多传统手工艺一样,吕建亚也遇到了传承难题。她说,厂里的工人大都上了年纪,有点基础、手又灵巧的年轻人寥寥无几。“我很希望培养一批弟子,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但要想找到一个真正热爱竹编艺术的传人,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