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新闻时评

药品价格该退烧了

  打破“以药养医”的利益链条,让医药分离,药价回落才有一个好的开端。

药品价格该退烧了

  杜 博

  “90%的药品有50%的降价空间”,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花红药业董事长韦飞燕曝出的数字一石激起千层浪。药价虚高问题早已进入公众视野,只是10余年间30多次药品降价并未奏效,颇有“魔高一丈”的势头。

  药价虚高背后,存在几大关键症结:药品流通环节门道众多,衍生出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层层加码,最后由患者买单;“以药养医”,医方靠卖药赚回扣,过度医疗问题接踵而至,“降价死”的利益博弈屡见不鲜;商业贿赂、腐败滋生等非法成本也在推高药价。此外,药品定价体系不尽合理、行业监管不够给力等原因也值得反思。

  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药品具有利他的外部性,价格也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去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总值已达6550亿元。如此贴近民生的行业,“潜规则”亟待破除。打破“以药养医”的利益链条,让医药分离,医生只有处方权,医院则不再销售药品,药价回落才有一个好的开端。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不妨对可替代性强的药品放开市场竞争,让质优价廉的市场需求引导价格;对特需类的药品则实行价格管控,防止因技术垄断等原因形成价格垄断,以更好地保障民生。

  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药品市场秩序,让药价回归正常,也离不开法治保障。公众之期盼,改革之所向。此番“老生常谈”,望挟改革之锋刃,根除这个民生顽疾。

  ■我来打酱油

  @kellykeron:药品从出厂到入口,到底有多少个中间环节呢?我们不知道,但监管部门一定知道。要破解虚高药价,请先公开这些环节吧!只有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吝时工:给药价消肿,得给医院“打针”,切实解决好以药养医的问题,明确好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为公益“输液”,给药价“消炎”。

  @老吕飞刀:建议集中统一采购,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实行公开透明阳光招标,加强监管和跟踪,发现一起处罚一起,真正让患者有用药选择权和知情权。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11 药品价格该退烧了 2015-03-11 浙江日报2015-03-1100041;浙江日报2015-03-1100033 2 2015年03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