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长兴“爱民特警”黄杰——

巡行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记者 沈吟 通讯员 成守江 徐娅莉

  身高1.7米出头,脸庞消瘦,制服上的“特警”标志,清晰地告诉我们,他是一名担负着巡逻处突任务的公安特警。出生于1966年、拥有20多年从警经验的长兴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巡逻二中队中队长黄杰,是长兴巡特警里经验最丰富、年龄最大的巡特警队员。

  百姓信任担肩头

  去年8月的一天深夜,一名年轻女子被人跟踪,进门时被人从背后拉住,因为家人听到了呼救声,该男子夺路而逃。不久后,第二起报警称,一名20多岁女子在城郊某处遭遇了抢劫。正当警方展开调查时,位于城区的南门桥时代广场小区,又有一骑电瓶车女子被人跟踪后抢走东西。

  那天正是黄杰执勤,坐在巡逻车内,他一手搭着出警的装备,一手放置在膝盖上,双眼紧盯着路面。

  凌晨3时许,当巡逻车来到长兴人民路和步行街交叉口时,黄杰看了一名身穿环卫工工作服的男子。丰富的从警经验让黄杰敏锐地觉察到不对劲:环卫工上班没有这么早,而且对方没带清洁工具,黄杰当即下车盘查。“身份证有吗?”“身上没,在车上。”一听“在车上”3个字,黄杰向协警使了个眼色,一人挽住男子的一只胳膊,向停车的路边走去。

  没想到,男子突然偷袭反抗,试图逃跑。虽然在体型、年龄上都不占优势,但黄杰死死地拽住了嫌疑人,用左胳膊锁住对方的脖子,展开了近身肉搏,终将嫌疑人制服。

  原来,嫌疑人是黑龙江人,他开车从南京而来,路过长兴准备抢了就跑。短短两个小时里连续作案,幸亏及时被抓获。

  2006年,长兴成立巡特警大队,黄杰成了一名巡特警。对黄杰而言,身上的警服,意味着责任。

  服务群众不言倦

  巡逻工作中,接到群众求助是常事。面对醉酒者,他总是不厌其烦,一遍遍从他们语无伦次的语言中找到线索,将他们安全护送回家;面对拾荒者,他经常自掏腰包,帮助解决温饱问题;面对轻生者,他更是苦口婆心,极力规劝,让他们重燃对生活的信心。

  家住浙水阳光小区的钱奶奶年逾八旬,患有轻度老年痴呆症,每次出门后就很难找到回家的路。家人见又是黄警官将老母亲送上门,都觉得特别不好意思:“老是麻烦你,真是太感谢了。”

  在8年多的巡逻工作中,黄杰护送走失老人回家200余人次、找回迷路孩子150余人次、送醉酒人员回家300余人次,解救被困人员80余人次,规劝成功50多名轻生人员,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000余起。

  长年巡逻,长兴县城哪里有红绿灯,哪边是什么小区,哪家宾馆在什么位置,黄杰都了如指掌,甚至可以徒手画下来。

  言传身教勇担当

  周文耀是黄杰所在中队的一名年轻协辅警,刚进警队时,这份工作给他的感觉就是每天在街面巡逻,很枯燥。慢慢地,他对巡逻工作有了全新认识,也对自己的师傅黄杰有了敬佩之情。

  “不管遇上什么案子,师傅都冲在最前头。”周文耀说,一旦遇到突发状况,黄杰总是直面犯罪嫌疑人的那个人。“师傅都那么拼,我们这些年轻人还有什么理由不拼?”周文耀说。

  8年来,黄杰带领二中队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4000余人。因成绩突出、表现优秀,黄杰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9次。

  多年的巡特警工作,让黄杰留下了颈椎病、腰椎盘突出、肩周炎等职业病。每天辛勤工作,有时候让他疼痛难忍。但这位老民警一直坚守在一线,巡行在群众中间。

  如今,黄杰的儿子黄超也加入了人民警察的队伍,成为一名派出所民警。“父亲每天的工作虽然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要一天天、一年年坚持下来,很不容易。我以后也要这样做。”黄超说。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巡行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2015-03-09 3806270 2 2015年03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