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我省委员畅谈职工休假权益保障

莫让假期停纸上

  本报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朱海兵 张丽 沈吟) 明天就是元宵佳节。我省一些全国政协委员聊起了职工休假权益保障——

  国家法定假日、年休假、探亲假等,看一看,每个人一年有的假日相当可观;可算一算,大多数人都搞不清楚自己真正能享受几天假期。

  一问:假日去哪儿了

  “对中国人来讲,没有哪个节日比春节更重要。‘过年了’这3个字,不知包含了多少含义。”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市政协副主席赵光育对记者说,无论是万水千山、天涯海角,都阻挡不了这种团聚的情结。

  “全世界60多亿人口,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在同一个时间做着同样事的,唯有中国的春节。”但令赵光育委员遗憾的是,在这样一个重要节日,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无法回家团聚,即使能回家也累得够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春节假期太短。加上机票、车票一票难求,交通拥挤,如果工作地与老家路途遥远,掐头去尾,真正与亲人团聚的时间也就两三天。”

  至于年休假,用赵光育委员的话说,虽然国家出台了有关带薪休假制度,但实际执行中,很多单位的员工无法享受,“双休日都常常加班,谁还敢跟领导提年休假?”

  “请探亲假的人更少。”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浙江省委会主委陈小平告诉记者,现有规定将享受探亲假的人群限定为“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其他性质的单位职工无法享受。

  二问:休假是否任性

  曾有专家声称,全国每年长假的损失,保守估测大约折合2000亿元,建议取消法定长假。假日增多,究竟会不会影响经济发展,成为一种损失呢?

  全国政协委员、省林业厅副厅长吴鸿的回答是否定的:“所谓经济,一是生产,二是消费。就现在我国经济而言,不是生产不足,而是消费不够。”

  赵光育委员则举了一个例子:以前是一个星期只休一天,后来改成休一天半,最后才改成休两天。从单休到双休,全年少了52个工作日,我国经济不但没下滑,反而增长更快。

  “假日问题不能单纯地算经济账。”还有委员认为,休假是公民的权利,这种经济本位是对劳动者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

  还有委员提出,全社会应强化适度劳动理念。适度劳动,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也是当前庞大的亚健康群体问题的应对之策。

  三问:幸福如何回家

  这次全国两会上,不少委员呼吁增加法定假日总量。赵光育委员、吴鸿委员也有类似的建议。

  “让劳动者的春节长假过得更从容一些,与亲人团聚得更长一些,这就是给他们最好的过年红包和福利。”赵光育委员建议,延长春节法定放假时间,由现在的3天延长到5天。

  吴鸿委员建议新增两天法定假期,恢复“五一”长假,“目前我国公民全年法定节假日天数,在世界上居于中偏下游水平,如果新增4天假期也不算多。”

  不过,两位委员似乎意识到增加法定假日的不易,他们提出,如果不增加全年的假期天数,春节假期可以在现在外借两个双休日的基础上,再外借两个双休日,从而形成9天长假。

  尽管设想的方案各有不同,但这些委员对职工休假权益保障有一个共识:应该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让年休假、探亲假真正落实到位,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应该像《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一样,尽快把职工探亲待遇的享受主体调整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陈小平委员建议,考虑到国家已经实施带薪年休假,原先规定的探亲假期显得过长,可以酌情缩短,“但应该增加探望‘留守子女’的规定,即与未成年子女两地分居的可以享受探亲假,并允许分段安排,可与法定假日拼接,彰显人性关怀。”


浙江日报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00004 莫让假期停纸上 2015-03-05 3805262 2 2015年03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