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适应新常态的关键是制度供给与创新驱动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省长李强

  新华社记者 朱国贤 张乐

  最近,浙江省省长李强考察杭州城西梦想小镇,当时与创业青年交流的一个即兴讲话在微信上热传,其中一段话被反复引用:“梦想小镇是什么?当时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希望这里成为天下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起步的摇篮,让梦想变成财富,让梦想成真。”

  一见面,提起梦想小镇,李强的脸上就写满了期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台风’已经来临,梦想小镇的成长速度令人兴奋。我相信,年轻人创业、人才创业将成为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一股新动力。”2015年浙江省两会,“特色小镇”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之中。浙江将规划建设一批兼具产业、文化、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而明确定位为互联网创业服务的梦想小镇就是其中的一个。

  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将201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在7.5%左右,这个数字,是1990年以来最低的一个。“近两年经济下行压力确实在加大,虽然我们下调了年度目标,完成目标任务仍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我始终相信浙江人应对市场变化的智慧、韧劲和创造力。”

  谈及经济走势,李强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全面进入新常态。地方政府必须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本质特征。”在他看来,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不是被动应对,更不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而是要努力在速度放慢中实现结构优化与动力转换。

  “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减有增’。”李强预计,今年浙江省经济增长是7.5%左右,但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撑浙江未来发展的七大产业的增长却会在8%以上,有的甚至会在10%以上。“速度可以下去,效益、质量必须上来,经过努力也能够上来。做‘减法’相对容易,做‘加法’确实难,考验地方政府能力的关键是‘加法’。”

  李强说,速度变化中的“有减有增”,取决于产业、城乡、区域三个层面的结构优化,结构优化最终要体现在产业高端化、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均衡化。这既是转型升级的主要标志,也是转型升级的主要目标。

  “产业结构优化主要表现在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产业比重要持续上升。如果今年以及整个‘十三五’时期支撑浙江未来的7大万亿级产业都能增长8%乃至10%以上,同时持续加大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的淘汰改造力度,我们就能逐步形成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城乡结构优化主要表现在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目前,浙江省的城市化水平大约是64%。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会带动资源要素利用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以及创业创新机会的大幅度增加,从而带动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

  区域结构优化主要表现为区域均衡发展水平提高。“人均GDP不是衡量区域均衡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美国阿拉斯加冰天雪地,没有多少GDP,如果按人均GDP来比较,美国可能是区域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李强举例说,区域结构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该加强生态保护的地方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该发展的地方好好发展、快快发展。二是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距应该在合理范围内。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凭借大量的基层调研,这位务实的省长信手拈来了许多例子:以丽水市为例,去年该市人均GDP近5万元,约为全省平均值的67%;而剔除生活成本因素,丽水城乡居民收入大致为全省平均值的80%左右,远远小于人均GDP的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讲,丽水的确不算欠发达地区。如果丽水在切实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能达到全省均值的90%左右,我们的区域发展就比较均衡。这是区域结构优化的核心。”

  “如何推动结构优化?关键在于动力转换。动力转换就看浙江能不能从投资拉动、出口带动、要素推动为主,转入突出制度供给和强化创新驱动。”在这位熟悉经济的省长看来,加快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梦想小镇等新型“众创空间”,就是希望用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确立浙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进而创造新优势。“仅靠胆大和吃苦创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的创新驱动,更多地要依靠人才创业,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李强强调,创新驱动并不是对投资拉动、出口带动、要素推动的否定,而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投资的拉动效应、出口的带动效应、要素的推动效应。他说:“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是一个有机整体。速度变化是表象,结构优化是本质,动力转换是关键。浙江必须坚持以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稳发展适应速度变化,以‘五水共治’‘四换三名’、新型城市化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结构优化,以制度供给、创新驱动推动动力转换,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有人说,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不缺钱,也不缺人,缺的是制度供给。李强深以为然。去年,浙江全省消灭了6000多公里垃圾河,整治了4000多公里黑河、臭河。“垃圾、污水倒入排入河里长期没人管或管得不到位,这是制度供给出了问题。整治以后怎么办,大家都说要有长效机制。这个长效机制,就是实施更加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

  当前浙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有的是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创新不足,有的则是政府层面的政策创新和工作创新不足。“下一步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紧扣转型升级主线,突出制度供给、强化创新驱动。”

  李强说,政府层面的创新就是把新的要素引入原有的制度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并实现新的组合。这些新的要素,主要是新理念、新方式、新机制以及新法规、新政策和新的工作载体。要用政府层面的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工作创新去推动企业层面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这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也是完善制度供给、强化创新驱动的核心要义。

  据李强透露,今年,浙江将加强科技创新引领的相关制度供给,不断完善支持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政策,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研究制定鼓励支持人才创业的政策;加强环境倒逼的相关制度供给,推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燃煤电厂“近零排放”技术改造,在全省各县市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财政收费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以水环境质量为基础的流域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和以单位GDP能耗为基础的节能量交易制度;加强“四换三名”相关制度供给,加快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研究制定大项目政策、特色小镇政策、企业装备升级政策;加强新型城市化撬动的相关制度供给,用“三权”改革把农民从不完整的农村产权束缚中解放出来,积极推进中心镇和小城市改革发展,积极推进都市区和中心城市建设,引进集聚人才、推进创新创业;加强国家战略带动的相关制度供给,加快海洋经济示范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的建设。

  “政府是制度供给的主体,也是驱动创新的主体。改革是一种深刺激、强刺激,要适应新常态,政府必须在深化改革中实现新作为。”李强说,唯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改革,不断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快打造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才能让浙江人的创业创新激情不断燃烧,才能实现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适应新常态的关键是制度供给与创新驱动 2015-03-05 3805787 2 2015年03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