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本报“老家粉”相约丽水

城里客沉醉乡野春晚

  本报丽水2月13日电

  记者 聂伟霞 邓国芳 许雅文

  报道组 陈传敏 吴立库

  从杭州到庆元月山村,再从月山村到莲都大港头镇,全程1000多公里,来回奔波4天,只为看两台土得掉渣的村晚,值不值?62岁的杭州市民丁三妹说,这是她和7岁外孙女度过的最有意思的旅程。看乡野美景,品乡土美味,观乡村春晚,她寻回的,是藏于心底的乡愁;而她孙女,收获的,是纯真的童趣。

  上周,由丽水市委、市政府、浙江日报社共同主办的“快乐‘村晚’”活动,通过“老家”(微信公众号:zjrbmlxc)发出“村晚连连看”招募令后,得到全省各地读者和“老家粉”的热烈响应。我们从报名者中,随机抽取10名粉丝,组成观摩团,于2月10日启程奔赴丽水,与村晚来个约会。

  庆元月山村,隐匿于浙闽边界,被诗意地形容为月亮栖息的地方。它为人熟知的,是村民自导自演、绵延35年不断的月山村晚。2月11日中午,越过大山,带着期盼,粉丝团来到了这片世外桃源。但见村容整洁,廊桥横卧,溪水潺潺,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打年糕、磨豆浆、做黄米粿、炸绿粿片、摆出流水席……年味扑面而来。

  穿行在古朴的月山老街,来自衢州的“老家粉”张良林惊呼道:“我仿佛回到了儿时。”体验完民俗,享用过百家宴,晚上6时30分,月山村晚准时拉开帷幕。修葺一新的村文化礼堂里,人山人海,本村的、邻村的、城里的,甚至还有来自浙闽交界处,福建松溪县、政和县的百姓。

  月山村晚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朴素和自然,以及所呈现的农民的积极与向上。开场,月山村12位老人穿着布衣上台,大方合唱一曲《歌唱祖国》,演唱者中最大的99岁,最小的也有70岁,个个精神抖擞,歌声嘹亮。还没唱完,台下的“老家粉”毛艳青就鼓掌喝彩:“不忘词,不怯场,今天,他们最闪亮。”

  把锅碗瓢盆、家居农具搬上舞台,有节奏地你敲我打,就是一曲别出心裁的《十二乐坊》,若不是现场观看,你难以相信这是农民的智慧与艺术。“艺术源于生活,月山村晚,是最有力的印证。”“老家粉”在朋友圈里感慨道。

  而压轴那台名为《昨天 今天 明天》的月山村晚老牌节目——“农活秀”意境分明,前半部分呈现的是父辈的原始农耕生活,中段急转为很潮的现代农民生活,最后是极富创意的土特产真人秀,蕴含了月山人建设美丽乡村、挖掘乡土特产、发展休闲旅游业的壮志豪情。

  村晚的舞台,是具有魔力的,它像一颗精神的种子,播种着包容、快乐与分享。年仅7岁的“老家粉”赵唯之,被乡村舞台点燃了表演热情。只见她大大方方跑上舞台,拿起麦克风清唱一首《大中国》。虽然有些走调,但她清脆的嗓音、纯真的模样,赢得了台下村民最热烈的掌声。有人直呼:“唯唯,再来一首!”

  依依不舍地挥别月山村,2月12日,“老家粉”折回莲都区大港头镇的河边村,观看第二场村晚。当天下午,大港头镇在风景如画的古堰画乡,举办大型年俗踩街活动。舞龙、敲竹鼓、抬财神、八仙过海、举状元灯、划荷船、跳马灯……数百人的队伍,行走在瓯江畔、古樟下,引来阵阵掌声。

  夜幕降临,村晚舞台启幕。还是村文化礼堂,还是那么简朴,还是那么热闹非凡。河边村的村晚,被誉为本年度“丽水最神秘村晚”。直到晚上进场前,谁都不知道,村里到底准备了什么节目。就连当地莲都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几番想看节目单,也被拒绝了。

  “要相信,我们农民也是有文化的。”河边村村晚总导演叶波洪说。事实也的确如此:节目里,一位农民伯伯跳上舞台《说感言》,拿着写在香烟壳上的感言读起来:“现在生活真的好,不愁吃,不愁穿,顿顿猪脚炖豆腐……”村里的新媳妇,抱着小宝贝上台亮相,村委会主任作为大家长,给孩子发压岁钱,场面温馨感人。

  “村晚,是唤醒村民自信的舞台,每个人只要站在这里,就会充满自信,彼此传递着快乐。”“老家粉”张良林说,也许这就是“快乐村晚”的真谛。而7岁的赵唯之拉着外婆的手说:“明年,我还要上村晚!”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城里客沉醉乡野春晚 2015-02-14 3793761 2 2015年02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