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人文世界·有风来

文章导航

我的年,365字

  编者按:

  一年365日,一日一字。自“浙江日报有风来”微信公众号发起“微年书”活动以来,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收到了近百封写给2014的“微年书”,数千位“风友”投票、转发或评论。时光的倒影里,一封封“微年书”记录着一个个与众不同的春夏秋冬,或惜别离,或等爱归来,或徜徉间隔年,或待新旅程……所有的记取都值得感动,值得歌颂。

  用365字,浓缩这一年,也只有这样的记录,才会深刻地校正着你的下一年——这便是有风君所期待“微年书”能够生发的进步意义。今天,是农历马年最后一期的人文周刊,我们整理部分“微年书”,与读者们一起在文字的岁月里告别过去一年。

别离·惜

  这一年,我的记忆在车站。

  2·28 嘉兴—长沙:熟悉的离别,求学的候鸟又迁徙了。

  6·21 长沙—北京:又一次说走就走,为了曾错过的未名湖,为了胡同里未完的故事。

  6·28 北京—天津: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我拉着友絮叨着对煎饼果子的执念,心生悦意。

  7·3 长沙—武汉:车站的厄运,始于“晚点未定”,凌晨的广场,看着那些沾露而睡的可怜人儿,忽觉自己也没那么可怜了。

  8·21 广州—长沙:南方大雨,列车停运,我退、换了一次又一次票,最终只敢在肯德基里睁眼坐到天明。那时想,若时光能回溯,也许你还陪在身旁。

  9·28 嘉兴—上海:我怀揣梦想自信前往,却只落得一场笑话。友说,这是生活的惯常伎俩。

  10·3 嘉兴—南京:犹记那年的秦淮灯会吗?古都里,梧桐下,车站一别,匆匆。

  12·4 长沙—嘉兴:归巢了,只是一场大病后,我需要拐杖撑起回家的路。可幸,有挚友愿为我买一张站台票,陪我穿过重重奇异的目光。

  2014—2015,一张新车票,愿坦然前行。

  —— 飔语

  早先就已准备好的那张照片/被搬了出来/八十岁的某一个下午/阳光正照在母亲的脸上/她笑了笑/就这样她的一生停留在那一刻/在一只镜框里朝着以后的时光微笑。

  2014年第一天/母亲满怀忧伤/她就要永远地离开我们/她还有那么多话要说/那么多事要做/多年来的记忆/潮水般地涌来/孩儿的脸写在垂死的母亲最后的凝望里/她的眼皮不时地眨一下/流露出的眼神愈加悲哀/沉重和痛苦/断断续续地咕哝着些什么/声音很低/她都好像在用心回味/她的动作缓慢而从容/所以花费的每一秒都是一个永恒。

  父母亲是我们生命的根/他们的去世/就像是拔去了我们的根/没有他们/我们从此就再也回不到/那个曾经叫做家的地方/善待每一个生命/善待这最后一段旅程/因为他们的生命/最终会叠加成我们的生命/老屋虽破/却是乡愁的票根/也是还乡的归宿和寄托。

  对于临终的关怀 我懂得太少/而现在/母亲在里头 我在外头/春天里我记住了诗人余光中/故乡忆/最忆是乡愁。

  —— 沈震武

间隔·年

  2014年,我开了第一家店,一家售卖生活方式的心情杂货咖啡馆。

  四个月准备,五个月纯手工装修,经营三个月。30岁的时候我完成了我人生中应该去做的一件事。

  一开始很多人奇怪我为什么会用五个月时间自己动手装修,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变成了木匠、瓦匠、油漆工、铁匠、各种匠,我想自己动手去实现我内心所有的想法,做一个匠人。

  当一切呈现的时候,朋友们多是惊讶,喜欢,钦佩,还有很多赞,而我收获的是平静。 因为这就是我要表达的一种态度:自由、独立、做一个手工人,开一家店,等一个人,做一杯咖啡,和客人聊聊天,做一点手工,回归最本质的生活。

  原廊是她的名字,原廊生活就是我的生活。

  —— 李孝东

  这一年,回老家勤了。

  不仅是家园,还是个菜园、花园,绽放着、生长着属于我的乡愁。

  老家的一亩三分地,是父母的宝贝疙瘩,也是他们富有的资本。

  说其富有,因为种下的菜,这周拔过了,下回又会长满;自家吃不掉,还可以拿来送人。尤其是冬天的小青菜,吸纳四季精华,甜到心里。

  父亲种下的榉树苗,长大了,就送一些给乡亲,就像摘棵青菜一样随意。

  我家的树林,成了乡亲们的苗圃。

  还有竹子,春天有掘不完的笋,母亲的一碗冬菜竹笋汤,令天下美味失色。家的味道,心醉了。

  这一年,老家美了,乡村干净了。

  夏天,浮萍少,河水变清澈。屋后的小河,历史性地出现了三类水,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父亲说,喝到清水、甜水的日子,不远了。

  —— 庄永明

  正月爆竹响扬州,故乡美酒醉过头;元宵看灯携母去,灯前月下遇旧友。

  二月惊雷万物蛰,开家客栈小溪沟;我把创业当闲事,一茶一壶假说愁。

  甲午三月阳春暖,呼朋唤友四处游;国内国外东南亚,时间金钱莫强求。

  人间美好四月天,读书赏花小瀛洲;传记名著七八本,国学佛学万宗流。

  五月花里无大事,晃晃荡荡不说忧;字画购得三五幅,减肥晚进一碗粥。

  六月无雪蒙冤仇,僧师引我《心经》修;巫山沧海转眼世,明月清风叶尖溜。

  七月遇伊溪边水,半心思量人自瘦;梦里伊人花落去,无人不识长恨歌。

  阴晴圆缺又八月,客栈已然三两个;我本闲心开小铺,友人劝说有众筹。

  九月引资谈发展,囹圄其中不自由;原来读书谈世外,一朝入俗去还留?

  十月唤友泸沽湖,万水澈蓝戏海鸥;从此共眠湖边月,管他五岳七大洲!

  冬月频繁乡村里,寻得一房孤山幽;又开民宿灵魂驻,莫干山上识好友。

  腊月西湖梅带柳,你在井市我在陬;一年三百六十日,邀君笑谈万古愁。

  —— 午后

生命·长

  甲午年,酣月,索契。名将聚首,冰上酣战。人前奕奕,人后郁郁。繁华落尽,终有一别。唯愿吾生,起得淡然,落得从容。

  清明,云月。桐柳花信,风朗气清。杭城求学,袖盈书香。未识忧的年纪,强说愁的性情。年轻倔强,梅子青稚。

  夏至,未至。鲜妍的绿,似望尽浮生。趁着年少炽烈地生活,不忧过去,不畏未来。

  白露,霜月。露从今夜白。残荷,薄凉。开得肆意,枯得跋扈。不忧不惧,几分凄清的美感。缺憾为人生,误了浮华喧嚣,却有桀骜的风骨。日子如落叶撒满,尘埃落定。曾念念不忘的江南,一旦成行,难敌魂牵梦萦的塞北。

  大雪,冰月。本愿君心似我心,不负相思;终来只有玲珑骰子安红豆。个中滋味,如人饮水。大雪苍茫,如天尽头,岁月的尽头。雪落无声,忽忽远行客。远望,当归。红泥火炉、绿蚁醅酒、闲话家常,是最可靠的幸福。北国雪,盖不住家的召唤;千里冰,封不了血脉亲情。

  —— 智衣子

  云蒸霞蔚、春夏分割;月白风清、秋冬交替。

  这一年是我加入社工队伍的第二年。如何用智慧化解工作的难题是我努力的方向,此外我顺利考取了中级社工,又参加了在职研究生考试,不断用业务知识的学习拓宽工作的思路。

  这一年我将业余时间奉献给了读书和太极拳。因着读书,精神上的提升冲破了生活的琐屑,厚实了人生的积淀。而太极拳的慢让我在一切皆流的现象界守住内心一呼一吸的岁月静好,以静制动,以退为进,立身中正是学拳的要领,也不失为做人的智慧。

  这一年,先生正式从部队转业,我和他结束八年的两地分居,正式开始“围城内”的生活。以前的鸿雁传书换成如今的锅碗瓢盆,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互相关心冷暖、互相牵挂心头,有你此生足矣。

  挥手从兹去,千般滋味上心头,散了的是烦恼,念了的是快乐,多了的是梦想。

  —— 頔子

  老舍曾说,一个人如果有了孩子,他会把你带到另一个世界。我热切地期待着他再次把我带到那个未知的充满希望和快乐的世界里——

  当妇产科医生把儿媳推出产房时,我看到躺在她身旁的那个红扑扑的小孙孙时,我的心被第二次融化了。这不是当年我妻子生产时情景的再现吗?

  “你当爸爸了。我当爷爷了。”我对儿子说。

  有人曾告诫我,你有了孙子,你的人生就圆满了。其实并不尽然,这全看你怎么想了。一年对孙子的照料,辛苦不必多言。

  当年我给儿子起名“李树”,就是让他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而今,儿子给他的儿子起名“李诗翰”,就是期望他将来能向我一样热爱文学,而且将来能成为一代文豪。

  2014,这一年,希望和幸福在我们的家庭里滋生和成长。

  —— 李多

归来·爱

  感恩节晚上。同事出去喝了红酒。你说了一个笑话。你说完,我爱上你了。

  这天。我们去了一个中世纪小镇。火车上我和你交换了童年的故事。下车你摘了一朵蒲公英吹。呼啦啦的,每一瓣都吹进我的梦里。

  秋冬之交。你开始玩我的头发,唱歌给我听。陪我去吃饭,每天和我说晚安。

  圣诞节。你说你不能和我在一起。你送我到地铁口,伸出手抱了我很久。你说,圣诞快乐,假期别再想我。

  春天还没有来。我没忘掉你给我唱的歌。我可能学不会不爱你。

  —— 舒杨

  二零一四年六月八日下午五点,铃声响起,我的高中生活结束。

  二零一四年七月二十二日中午十二点,志愿填报,我与命运双向选择。

  二零一四年七月二十九日上午九点,录取查询,我接受命运的安排。

  二零一四年九月十八日,我来到了杭州,九月二十日,我开始了大学生活。

  三个月,始终隔着屏幕与爸妈通信。

  “吃饭了吗?”“嗯,吃了。”尽管那时我已饥肠辘辘。

  “腰好点了吗?”“嗯,不痛了。”尽管那时我已痛苦不堪。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上九点,回家的渴望已再难抑制。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夜晚十一点,终究订上了回家的机票。

  二零一五年一月一日清晨六点半,我抵达了机场候机厅。

  二零一五年一月一日上午十点,我再次感受到了熟悉的空气味道。

  那一天中午,爸妈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

  二零一五年一月三日下午三点半,我挥别了故乡,带着家的温暖,再次抵达杭州。

  —— 董振

  “遇一个人,谈一次爱,过一辈子也就够了……”这是2014年干过最傻的事——玩起了“微信相亲”。匆匆那年,来来去去,居然就成了30岁“老光棍”。

  这一年,最有快感的是:工作——换岗——加班。“加班其实也挺嗨,整个办公室都是我的。码字像弹钢琴,发呆像得道成仙。还可以听个小歌,兴致来了还可以开个演唱会……”

  这一年,回味亲手做的“黑暗料理”,也是醉了:黄酒闷河蟹,秘制蜂蜜柚子中翅,煎鸡蛋橄榄菜拌饭……

  这一年,还领了本中国作协会员证,假如换成结婚证,该多好。

  旧年最后一天,删掉了相册里的一些照片。删掉难回首的过往,留下再回首的不舍……

  新年的第一天,一个人去了咖啡店,薯条粘上番茄酱,像极了火柴——谁来点个火?

  总结来总结去,无非想说,我是一个多么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文艺的“中国好暖男”。我来了,你在哪儿?

  —— 郁颜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有风来 00020 我的年,365字 2015-02-13 3789916 2 2015年02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