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长兴县夹浦镇滨湖村党委书记史水良——

奔跑在致富路上

  记者 沈吟 通讯员 成守江 丁珊

  【人物名片】史水良,男,1964年3月出生,长兴县夹浦镇滨湖村党委书记。

  把一个经济薄弱村变成致富样板村,需要多久?长兴县夹浦镇滨湖村党委书记史水良花了14年,带着村民奔跑在致富路上。

  太湖南岸的滨湖村,2012年6月由红旗村和西蒋村合并而成。原红旗村党总支书记史水良,在并村后担任滨湖村党委书记。他用自己的行动,给“先富带动后富”加上了生动的注脚。

  史水良和妻子从两台梭织机开始创业,逐步把企业发展壮大。2001年,当选红旗村党总支书记前,史水良已是村里最大的企业主。可就在企业需要投入更大精力时,他却挑起了村里发展的重担。

  当时的红旗村,仍是个不起眼的小村。史水良刚上任就制订了5年规划:特种水产养殖、葡萄种植,仅仅过了5年,红旗村的特色农业在长兴县已小有名气,村民的收入翻了一番。

  面对家庭贫困的村民,史水良相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村民蒋扬兴家,由于哥哥残疾,母亲常年体弱多病,欠有大笔外债,生活困难。史水良得知后带着慰问金上门,并主动帮他出谋划策。在得知他有种植葡萄的想法后,史水良帮助联系银行,以个人名义提供担保,让蒋家成功贷款10万元。凭着勤劳的双手,蒋扬兴一家顺利脱贫增收。

  这些年,史水良已累计帮助村内企业和个人创业贷款1亿多元。村民朱新良夫妇,原本外出承包农田种植水稻,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的一场超强台风让夫妻俩的心血付诸东流。回到村里的朱新良心灰意冷:“当时干什么都没劲,多亏了史书记。”那时,史水良帮他贷款8万元,让他买来5台织机。如今,朱家的年收入已从1万多元增加到了20多万元。

  在史水良的带领下,目前滨湖村的喷水织机达5800多台,全部实现中水回用。村里的葡萄种植、特种水产等多个专业合作社纷纷成立,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致富。而对想创业的村民,史水良也积极提供帮助,组织待业青年参加技术和创业培训。

  在史水良的倡导下,长兴县第一个村级商会在滨湖村成立,目前已有137家成员,企业主们积极做慈善,修桥铺路,帮贫结对,捐资助学。

  如今,滨湖村几乎家家有企业,村民年人均收入达2.9万元,日子越来越红火。村里的老年协会、和谐共建会成立起来了,京剧团、越剧团、象棋队、篮球队、乒乓球队也组建起来了。从耄耋老人到青少年,村里男女老少都能在家门口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把村里的工作,把服务群众当成一种责任,当成一种事业,那么再苦再累也值得。”史水良说,他心中还有一个新的“十年梦想”:把滨湖村打造成为锦绣和谐之村,企业和居住分设区域,贯通两村河漾,在太湖边修一条20米宽的盛湖大道,发展旅游服务业……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奔跑在致富路上 2015-02-12 3752417 2 2015年02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