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天搞科研 立地为农民
浙大设专职岗位推广农技
记者 王婷
本报讯 浙江大学有65个常“泡”在乡下和农民打交道的特殊教师,他们没有教学任务,也没有科研指标,完全是学术考评机制的“局外人”——只要做好农技推广,就能拿到和自己级别相称的报酬。
一直以来,高校的考评体系看重课题、教学、论文等指标,农技推广等社会服务很大程度上成了大学老师的义务劳动。如果全身心投入社会服务而忽略了其他指标,往往会被学科考评淘汰,这让许多高校教师不愿用心去做农技推广,不少应用型的科研成果也常常“浮”在空中无法落地。
浙大农技推广专职队伍的保障制度则解开了这道难题,让大学老师能够轻装上阵,甩开膀子服务地方经济,让实验室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在广袤的田野上生根开花。
浙大农业生命环境学部主任张国平介绍,这支队伍现有65人,经充分整合,发挥了浙大涉农学科在人才、技术、信息上的资源优势,他们组成了全国首个高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为了让这些农技推广教师不再牵绊于论文课题等考核指标,浙大在考核聘岗上给予农技推广中心较大的自主权。“农技推广工作与在实验室里搞基础研究、出论文、拿课题不同,成果实实在在体现在田野上,能看到增产增收。”农推中心主任鲁兴萌说,“这些教师常年在田间地头,被称为‘泥腿子’教授,他们的奉献,换来的是社会效益,是农民的口碑。”
赵海军和梁志伟是这支队伍刚刚输入的年轻“血液”,两人都是博士后,35岁左右,均有海外求学经历。“这支队伍的成员都有很好的科研功底,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5人,有博士学位的占55%以上。”中心副主任宋文坚说,高学历人才保障了农技推广能够“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将高校最高端的科研技术、最精尖的人才结构利用起来,应用到最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去。
“顶天”搞科研,“立地”为农民。这支出自高校的农技推广队伍,不论走到哪里,都被称为“科技财神”,经他们点拨,无论是种植经济作物还是养鱼养鸭都能增收致富。如农推中心的陈再鸣指导仙居溪港乡农民用废弃的板栗树原木栽培食用菌,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一万元。
在浙大与湖州成立的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中,这支农技推广队伍就是跑在最前头的“1”,发挥了领头羊作用,形成了“1+1+N”(一个高校院所专家+一个地方专家+若干个服务对象)的农推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