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妇保医生“双下沉”到海岛
坚守,只因肩上的责任
编者按:这是一份承担,也是一份坚守。
自我省对卫生工作提出“人才下沉、资源下沉”后,已有数百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专家前往基层医院。通过“传帮带”,提升了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率。
在海岛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省妇保医院)的两位医护专家给当地医院带来高超医术的同时,也给当地不少患者带来家门口治好病的希望。
记者 郭兴华 通讯员 孙美燕
本报讯 海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冰冷的雨滴拍打着窗户。来到病人家门口,郑梅桂才把紧勒着的红色羊毛围巾稍稍松了松。作为省妇保医院对口支援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的护理专家,在海岛上的日子她总是“在路上”。
屋子里,52岁的庄雪儿一早就和郑梅桂通了电话,今年52岁的她刚刚做过宫腔镜下宫颈肌瘤剔除术,目前正在卧床休息。
“吃饭还好吧?有没有什么不适……”郑梅桂详细询问庄雪儿这几天的恢复情况,并再三叮嘱日常起居方面的注意事项。
就在郑梅桂探访病人的同时,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室,同样来自省妇保医院、对口支援海岛的妇科专家赵柏惠正在给病人做检查诊断。作为省妇保医院妇科病区的副主任医师,他不但擅长妇科诊疗、宫腹腔镜技术,在产科方面更被昵称为“产钳王子”。
赵柏惠刚到岱山时,来就诊的病人和产妇还不习惯男医生。但很快,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耐心、细致的态度,赵柏惠赢得了口碑,成了挂号时病人纷纷争抢的“香饽饽”。
见记者到来,他略略点了下头,就又开始询问起面前病人的情况。早上是他最忙的时候,因为海岛交通不便,病人都习惯于起早看病早点回程。不到两小时,他已经接诊了30多个病人。
去年4月,郑梅桂和赵柏惠来到岱山。10个多月时光,他们已习惯了来回转车转轮渡将近12小时的路程,适应了空气里和自来水中弥散着的淡淡咸味,领略了海岛上肆无忌惮的野兽般咆哮的台风。这个海岛县城和他们结下了特殊的感情,同时一些改变也在当地慢慢发生。
岱山县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任张彤杰仍清晰地记得,郑梅桂是“毛遂自荐”找到他的。“我们当时正在想,怎么把当地的剖宫产率降下来,郑梅桂就主动找来了。”
一段时期以来,岱山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注意到这个现象,一连串的问号就在郑梅桂脑海中闪现:海岛人民是怎样看待剖宫产的呢?为什么岱山当地的孕妇顺产率比较低呢?带着这些疑问,她走入基层,深入社区,与准妈妈们亲密接触,发现了“剖宫产热”的主要原因还是知识的缺乏和对自然分娩的恐惧。“打听到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是当地准妈妈的集中地,我就找到那里,主动要求给准妈妈们授课。”
郑梅桂的第一堂课,到课率创了历史新高。当地居民听说是省里来的专家,纷纷赶来,能容纳150人的大会议室挤满了人,很多来自各个小岛的准妈妈为了不耽误听课,专程提前一天赶过来。这样“爆棚”的反响让郑梅桂感动不已。她宣讲的脚步再也“停不下来”,内容从分娩推广到妇产保健的各个方面。不少听课者留下她的手机号,添加了微信好友,手机又成为她课堂的延伸,她手机里满当当的都是解疑答惑的短信和微信。
让郑梅桂欣慰的是,来岱山的这10个多月,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要求平产的孕妇数量较以前增加了两倍,岱山县的剖宫产率也同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
赵柏惠的到来,给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带来了较大的技术帮助。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有着妇产科硕士学位的他,是中华医学会会员,毕业后一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临床经验丰富。对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手术有较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妇科疾病的微创治疗,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的宫腹腔镜治疗,以及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治等。
不出岛就能在家门口享受省妇保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冲着赵柏惠,很多患者纷纷慕名前来,而赵柏惠的到来,也帮助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填补了腹腔镜微创手术等多项空白——原来县医院不能治的病现在能治了,不少原本准备到杭州、宁波等大城市治疗的病人都选择了留在“家门口”治疗。
同时,郑梅桂和赵柏惠对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的“传帮带”也在扎实进行着。10个多月来,在郑梅桂的言传身教下,该院护理部的助产技术、制度管理、业务培训、服务流程变得更加规范有序;无论是坐诊和手术,赵柏惠都会带上该院妇产科的年轻医生,在实际操作中手把手地予以帮教。一切正如赵柏惠所说的:“把能教的东西都留下,我们走的那一天才能够安心。”
“他们俩是真正的把心沉到了这里,我们心存感激!”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洪传坤专门给记者讲起了让他感动不已的一幕:台风来袭,风雨肆虐,从杭州返程的郑梅桂和赵柏惠不顾劝说,在船班停航前赶上了往岱山的最后一班船,一路上浪涛如峰……在洪传坤看来,这是一种坚守。“只因心系患者,只因肩上责任,只因放不下心中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