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老家

潮城海宁,涛声壮古今

  编者的话:“最美老家上封面”活动,迎来了小高潮——海宁日报携手浙江新闻APP在海宁开展了“把最美海宁告诉全浙江”征集活动。短短10天,征集到了海宁人提供的300多张美图。这是一次“最美不过家乡”的情感集结号,在无数海宁人心中掀起了波澜。当世界级非遗海宁皮影戏遇上金庸书院,海宁人引以为傲的两大文化名片在“百里钱塘”的宏大构想中穿越时空相遇,你可看出风雅海宁的气概与雄心?

  记者 包璇漪

  金庸书院,在古城盐官落脚。

  瑰丽想象,让金庸在当代文学里开创出一个武侠江湖。关于海宁,也许新月诗人徐志摩的面目在许多人心中已经模糊,金庸的大侠们今天却仍然在大小荧屏频频登场。

  占鳌塔边,老沪杭公路上,曾走过多少民国风流人物,来一睹天下奇观海宁潮。

  蔚为壮观的钱江潮,曾让孙中山先生写下“猛进如潮”的革命者自勉。千年古城盐官虽然不复当日的喧闹繁华,那些粉墙黛瓦、青石砖雕,却记载下历史的荣光与优雅。

  今天许多人来海宁,一是冲着海宁观潮,二是冲着中国皮革城里的时尚。

  其实,海宁真不是一个你匆匆来去就能穷尽的地方,它的魅力需要你停留下来,细细品味。多待上半天,你站在海昌大街上、李善兰公园前,就再不敢大声喧哗,因为这真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积淀、有着美好文化传统的地方。

  岁月漫漫,陈阁老宅当年与紫禁城的牵连,已经被那棵罗汉松偷偷记下,斯人已逝,它却郁郁葱葱到了今天。320岁的腊梅还是恪守约定,年年在腊月绽放,鹅黄馨香,呼唤春天到来。

  就算走马观花,你也不该错过——硖石大街上,徐志摩故居中西合璧;盐官古城旁,王国维旧宅简朴清幽。在建于明代的南关厢,在千年古城盐官里,还有海宁皮影戏在咿咿呀呀地唱。

  海宁皮影戏的曲调能高亢激昂,又能婉转幽雅,配以江南丝竹,极富水乡韵味。皮影戏曾在海宁的旧日子里热闹了许多年,方言的唱词道白,让它成为海宁民间婚嫁、寿庆、祈神等场合的常演节目。而海宁曾有无数桑园,民间祈求蚕花娘娘保佑收成,皮影戏班也就成了蚕月里的“蚕花班”。

  皮影戏里的人物,就属穆桂英最为惊艳。巾帼英雄英姿飒爽,是多少小儿女喜爱的人物。你看她,一身银丝铠甲着红妆,冠上翎毛冲天气宇轩昂,面对着番邦敌将,一双素手抖起了银枪。

  海宁非遗中心的徐卢燕最爱画她,从老师傅手上学会一身画皮影的好本事,一点点刻画,一点点渲染,传统之美就这样细细密密传承到了她青春的手上。

  从徐卢燕手上拿来这对精致的皮影人物,海宁摄影师陈杰让海宁姑娘举着皮影走进了金庸书院。海宁皮影精美,身后江南民居勾勒出包含历史语义的天空。创意何来?武打、江湖、金庸、皮影,穿梭古今,一个筋斗翻过十万八千里的写意与自由,是创造的魔力,这,是陈杰心中的最美海宁。

  确然,只有从创造出发,才能从海宁皮影戏里猜想出中国皮革城的今天。

  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宁皮影戏已经在2011年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它,海宁市建设起非遗保护基地,让它在南关厢、盐官古城再度唱响。远绍传统开启未来,海宁人还在勾画一个壮美非常的新“百里钱塘”。

  海宁人进行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探索,勇立潮头,领浙江风气之先,活力与激情,在这座城市正如大潮涌动。而珍重对待祖先留下的历史文化传统,沿56公里钱塘江岸线、106平方公里土地,海宁人突破一村一镇的限制,要打造出一个新的“百里钱塘”——让老沪杭公路变身绿道,连接起过去与未来;重建九里桑园,弥合城市与乡村;倾听千年古城,叙说改变与永恒。

  海宁人努力复活这片土地的多重记忆,想要在上海、杭州两大都市之间,望见一个城市新田园。

  这需要襟怀与勇气,金庸书院里一副楹联像是特地为海宁人的这股豪气注解——

  坐而论、起而行,华山剑气酬襟抱;积之厚、发之薄,沧海涛声壮古今。

  这样的海宁,海宁人急于把它告诉全浙江。而你我,真应该去好好看看,定当不虚此行。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老家 00020 潮城海宁,涛声壮古今 2015-02-10 3784065 2 2015年02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