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瓯窑“非遗”传人陈景炜的心愿
瓯窑之火续传奇
记者 徐齐
区委报道组 郑范琦 王荣
【人物名片】 陈景炜,温州市瓯窑学会会长,永嘉瓯窑陶瓷研究所所长,浙江省陶瓷协会副会长,瓯窑“非遗”传人。
位于温州新城的东瓯文化创意园内,有几栋白墙灰瓦房组成的“非遗广场”,陈景炜的“瓯窑大师工作室”正坐落其间。
记者到访正是周末,进入陈景炜工作室,便被满墙陈列着的瓯瓷作品所吸引。屋内欢声笑语,四五个孩子由父母带领着来串门。几个孩子围在拉胚机旁,盯着陈老师的学徒孙婷婷将泥土拉成各种器形。一旁,67岁的陈景炜边喝茶边向访客们讲述着瓯窑的兴衰。
“温州,古称‘瓯’。‘瓯’在古汉语里是陶瓷器皿的意思。可见,温州是陶瓷的故乡,陶瓷生产在这里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访客们一边聆听,一边触摸着手中瓯瓷杯盏的浅淡釉面,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东瓯古国。
“这两年,陈老师每年参加百余场公益讲座,竭尽所能推广介绍瓯窑和瓯文化。”一位熟悉陈景炜的来访者告诉记者。谈话中记者得知,那天下午,就有一场由“非遗广场”举办的公益拍卖会,陈景炜为这场拍卖会捐出了5件个人作品。他还打算继续捐出100件作品,用于成立推广瓯窑非遗传承公益基金。
仔细端详陈景炜的瓯窑作品,“传统”和“创新”的碰撞几乎无处不在。在陈景炜为某单位设计的一款茶杯中,三国时期瓯窑著名的笔筒造型成了茶杯的主体,茶杯柄则做成断了枪口的手枪柄造型。“笔筒寓意文化,枪支寓意武力,这个茶杯是文武双馨的寓意,但手枪断了枪口,又暗示着不要再有战争的祝愿。” 在陈景炜的大多数新瓯窑设计中,传统瓯窑的各种元素隐藏在器形、纹理和上釉方法上,同时在设计上又能不落窠臼,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两年前,温州市让我设计一款瓯窑礼品,我在设计中放进了江心屿(市标)、大榕树(市树)、茶花(市花)等本土元素。” 除了各种匠心独具的设计外,陈景炜还将瓯窑和动漫、私人定制、星座属相等时尚元素相结合,以吸引更多年轻人成为瓯窑的“粉丝”。
“和一般匠人不同的是,我不怕手艺被学走,也不怕同行多。事实上,我巴不得更多人来学习瓯窑制作工艺,学习新瓯窑设计,帮助传播我们的瓯文化。这是我作为传承人的使命。” 陈景炜说,他的心态是开放的,这和他早年的经历有关。
陈景炜少时就读于温州市瓦市小学,学校附近即是民间手工匠人们集聚卖艺的地方——瓦市殿巷。那时候一放学,陈景炜就去看匠人们做手艺活,书法篆刻、瓯绣、石雕、木雕,全是他热爱的事物。
为恢复传承瓯窑烧制技艺,陈景炜和朋友们多次踏访位于永嘉的唐代瓯窑旧址,收集旧瓷片,仔细研究断面和肌理;同时,寻访当地村民,从只言片语的口述中寻找古瓯窑的蛛丝马迹。
为了试验出瓯窑青瓷出炉的最佳温度,他们在1280摄氏度至1310摄氏度的窑温中逐度进行调试。经过反复试制,陈景炜初步掌握了瓯窑各时期坯釉配方及瓯窑釉下褐彩生产方法,成功仿制了一批古瓯窑器物,同时也创作出了一批时尚的瓯窑新品。
“其实,龙泉窑和瓯窑同属于青瓷,在很多工艺上都极为相似。南宋年间,龙泉窑兴起,瓯窑却衰落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龙泉窑在创新中得到了发展,而瓯窑在因循守旧中丧失了生命力。” 陈景炜说,一味去仿制古代器物没有意义,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吸引年轻人加入瓯窑的队伍才是瓯窑传承之根本。
说话间,陈景炜指了指正在一旁教小朋友拉胚的学徒孙婷婷:“她是陶艺专业的大四学生,两周前刚来我这学习。国内陶艺专业很难找到合意的工作。但瓯窑是独一无二的,目前又几无专业从业者,他们如果能在瓯窑里深扎下去,前景相当广阔。”
瓯窑复兴后,温州当地及临近地区,已逐渐培养起一群热爱瓯窑的粉丝。“瓯窑的器形古朴别致,釉色自然淡雅,很受温州文化圈人士的欢迎。” 开茶室的谢女士就是瓯窑的忠实“粉丝”之一,每次一开窑,她就和一批“瓯粉”专门跑到永嘉,将数百件新作品“一扫而空”。
目前,陈景炜正谋划着将自己位于百里坊的老房子改造成民宿,迎接世界各国的艺术家来温州学习地方传统工艺和创作。
“能引进来,就能走出去。只有胸怀宽广,才能让温州非遗真正走向世界。” 陈景炜说。
(视频链接http://v.qq.com/boke/page/d/0/a/d0146fxld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