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丽水乡村“快乐村晚”陆续开演

乡愁是最浓的年味儿

  核心提示:2月1日起,由浙江日报社和丽水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的“快乐村晚”活动,在丽水大地陆续开演,587台“村晚”吸引了百万群众参与。读者、网友可浏览浙江日报“佳友民情快车”栏目、美丽乡村周刊、浙江新闻客户端和“老家”微信号、佳友民情快车微信平台,一起感受这场精神生活的盛宴。

  本报莲都2月4日电

  记者 金春华 施晓义 聂伟霞

  区委报道组 吴立库

  兄弟姊妹唱山歌,叔伯妯娌演小品,爷孙舅甥扭秧歌,夫妻全家歌伴舞。今天,在立春的暮色下,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的小山村雅里,700多平方米的文化大礼堂内,一台村里人自办的“村晚”热闹开场——唱了几百年的山歌在舞台亮相,独具特色的爷爷秧歌队让台下笑翻了天,在外开超市的村民特意回来演出,七旬老太演起了小品……丝丝乡愁汇成最浓的年味儿。

  “村晚”成了欢乐海

  天还没黑,乡里乡亲就扶老携幼地一波一波赶过来,齐聚文化礼堂。戏台上,鲜艳的中国结、红辣椒挂两旁,碧绿的芹菜、菠菜、油冬菜被装饰成前景。这台乡村的“村晚”,土味儿十足。

  鼓点响起,满头银发的村民李元恩在舞台上矫健地耍起健身球,引来一片叫好声。据安排节目的村民李尚红介绍:“昨天,90岁的老爷子打来好几个电话,希望上台表演,今天圆梦了。”

  “你们年轻人不要小看我们哦,”刚表演完《相亲》小品的李载娟笑着插话,“我原来还发愁‘村晚’要演什么,邻居李叶兰就和我一起在网上找,把原本2个小时的戏压缩成半个小时,想不到掌声这么多。”

  老人们的表演多来自生活,年轻人更喜欢流行元素。10位小村民表演了舞蹈“小苹果”,孩子们舞台感十足,赢得了长辈们的热捧。

  100多名参演村民的演出服装都是由大家自发购买的。正在候场的75岁村民李维龙说:“演出衣服尽管一年到头就穿一次,但我们愿意花这个钱,开心啊!”

  山村歌舞聚人心

  “日头上山照井边,大大(姐姐)挑水难起肩。一肩挑了口很干,二肩挑了腰很酸……”48岁的李益军刚开嗓唱起山歌《挑水歌》,台下的观众就跟着唱了起来。一支支山歌唱出了浓浓的乡愁。

  以前村民在挑水、砍柴、做农活时都会唱山歌、哼小调。李益军从小就跟着爷爷做农活,爷爷唱什么他就学什么,小曲小调学了不少,像《十二送郎》《洗菜心》《雷姐歌》等十来段山歌张口就来。

  在雅里村,男人扭秧歌是道独特的风景线。头上包着黄色头巾、腰里扎着大红绸带,48名汉子在舞台上踩着节拍一扭一摆,时而双双对舞,时而走个八字,举手投足间别具韵味,博得观众喝彩。

  秧歌队队员最大的90岁,最小的61岁。85岁的李现林说:“我们是从1949年迎接解放开始扭秧歌的,一直扭到现在,从没停过。他们都称我们是‘爷爷秧歌队’。”

  男人舞板凳龙、女人舞布龙,也是雅里的一大特色。91岁的李林悠悠地回忆说,村里舞龙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三年。当时,村里举办纪念陈十四娘娘的正月庙会,舞起了板凳龙。整条龙长260多米,需要230多人才能舞动。400多年下来,庙会舞龙成为雅里人在新春佳节最重要的节目。

  “在外地的雅里人,只要接到参演舞龙的电话,都会二话不说赶回来。”村委主任李胜开心地说。

  乡情亲情大团圆

  一台乡村“村晚”,是乡情亲情的大团聚。建村700多年的雅里村,现有1600多人,六成多的村民平时都在外地打工,遍及省内外,甚至云贵高原。但路远挡不住游子们回家上“村晚”的热情。

  在上海开超市17年的村民李丽芬,听说老家办“村晚”,一口气报名参加4个节目。“我昨天坐车回来的,今天和大家排练后就上台了,开心极了,”她爽朗地说,“小姐妹们听说我回家演节目都来捧场,还碰到了很多小学毕业后就没见到的同学,多少年的感情又回来了。”

  雅里“村晚”,男女老少齐上阵,有些甚至是“全家总动员”。村民李尚红回村后不仅当了“村晚”的组织者,还鼓动了全家人参加:她和妈妈李英搭档参加了《舞动中国》《这里是雅里》等3个节目,她儿子参加了儿童舞蹈表演,老公担当“村晚”后勤,负责寻找配乐、写串台词乃至管理音响、灯光设备。

  “在郑州做生意的我们,现在打算回乡创业,”李尚红笑着说,“今年帮乡亲通过微信卖掉不少农产品,感觉家乡的青山绿水有‘钱’途。”

  “这里是雅里,你我的养生福地。”节目最后,台上台下一起唱响了雅里村歌。歌声在房前屋后缭绕,漾开在夜色中。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乡愁是最浓的年味儿 2015-02-05 3783414 2 2015年02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