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政治纵深·法治

能人腐败
无借口

  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向社会公布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的整改情况,首次在通报中使用“能人腐败”一词。

  纵览近几年的落马官员,“能人腐败”已经不是个例。无锡市滨湖区区委原书记朱渭平曾带领滨湖区领导班子,经过12年努力,将该区发展成无锡市核心功能区。“胆子大、有魄力”,是当地干部群众对他的评价,也正是“胆子大”害了他自己:大肆收受财物,利用职务影响力为家族积聚巨额财富,最终断送了前程。

  同样作为“能人”,浙江大学原副校长、高尖端人才褚健,涉嫌贪污、挪用公款、行贿、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犯罪一案现已侦查终结,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可以发现,大多数“能人”在落马前业绩出色,头顶不少炫目的光环,口碑也不错。培养一名能力出色的干部、人才,组织、社会及个人都需付出巨大的心血和努力,人们为这些“能人”误入歧途扼腕的同时,更看到了中央对腐败零容忍的态度。

  过去不乏听到,有的能力出众的干部出现违纪违法问题,所在单位及其领导往往以此人能力很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为由,出面力保。甚至有的“能人”也自认为,自己做了不少贡献,大可以功抵过。长此以往,便松懈了自我要求,放纵了自己的欲望,最后变得一发不可收拾,难以悬崖勒马。

  此次,中央巡视组提出“能人腐败”,敲响了警钟——选人用人不能只盯着能力,更要细细考察对象是否真正守纪律、讲规矩,真正坚守理想信念。同时,提醒各地各部门,如果干部做不到廉洁自律,即使能力再出众、业务再出色,最终也会身败名裂,甚至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在这方面,无论是谁,都无例外。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法治 00019 能人腐败
无借口
2015-02-05 浙江日报2015-02-0500009 2 2015年02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