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脏器救治患者
通讯员 宋黎胜 记者 郭兴华
本报讯 心脏“休息”7天后复苏,昏迷20多天后转危为安,谈起自己死里逃生的经历,来自杭州余杭区的25岁男子小周说:“是‘人工心脏’、‘人工肾脏’救了我的命!”
两个多月前,小周骑摩托车外出时不慎与汽车相撞,致身体多处外伤。送到当地医院,因病情危重马上送入ICU治疗抢救。其间小周病情持续恶化,出现高热,体温高达40℃,血压下降,小便减少,后来陷入深昏迷,心跳、呼吸濒临停止,生命垂危。
浙江省人民医院ICU主任孙仁华接到当地医院的请求,当即决定将小周转入该院,孙仁华团队立即为患者建立“人工心脏”和“人工肾脏”,依靠人工心肺及肾脏来完成小周身体各项器官和机能的工作需要,而让小周自身的心肺停止工作一周,肾脏停止工作长达一月。
经积极治疗,小周慢慢地恢复自主心肺肾功能,逐渐摆脱人工脏器的支持,在昏迷20多天后慢慢苏醒。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医师杨向红介绍,目前,“人工心脏”与“人工肾脏”联合治疗操作难度大,国内开展尚不普遍,这样的“双剑合璧”主要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创伤、严重哮喘、肺栓塞或慢性肺病等待肺移植的患者、重症爆发性心肌炎、心脏外科手术后、急性心肌梗塞等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同时,它在近年来的SARS、H1N1甲流、H7N9禽流感等患者的抢救治疗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