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每年拿出20万元办学

无臂教师播洒爱心

  记者 张丽

  通讯员 钱雨沁 何丽军

  透过窗户,阳光洒下,明亮温暖。教室内坐满学生,正埋头练习书法。“要用楷书的方法,该细的地方一定要细。”说着,他用嘴叼起毛笔,一横一撇一捺,一个饱满而又立体的“大”字跃然纸上。

  老师名叫陈伟强,绍兴市上虞区沥海镇人,6岁时一次意外,他失去了双臂。后来,他创办上虞舜强艺术培训中心,并坚持“三不收”:残疾孩子、父母有残疾的孩子、以及家庭贫困孩子的学费全部不收,每年补贴20多万元办学。“作为残疾人,我深有体会,一定要掌握一技之长,精神才会变得强大。”陈伟强说。

  8岁那年,妈妈告诉他,因为你没有手,不能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去上学。“但是我有脚啊。”小伟强有些倔强,他开始用脚苦练写字。脚上磨出了茧,晚上泡脚时,痛得钻心,但是他咬住嘴唇,不让自己喊出声。

  开学了,陈伟强让妈妈带他去上学,校长看着小伟强用脚写字,很是感动,破格录取了他。从那一刻起,陈伟强意识到,只要自己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没有双手的他也可以做到与常人一样。

  “最消沉的时候,就是上完高中,被告知无法上大学。”陈伟强无法圆自己的大学梦,这时他在广播里听到了张海迪的事迹,就抱着忐忑的心情给张海迪写了信。

  “张老师在回信中告诉我,要有顽强的毅力,才能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她还寄给我两本书。”受到鼓舞的陈伟强重新开始追求,苦练书法。如今,他已获得国际性的奖项48个,在6个国家举办过个人书画展。

  陈伟强说,当初他的书画启蒙老师是免费教他的,所以当他有了能力,也要像启蒙老师一样,播撒爱心。

  从1988年开始,他坚持免费书画教育,至今已有4000多名学生在这里求学。“一些身有残疾的孩子很不自信,学不好就砸椅子和桌子。”面对这些敏感的孩子,陈伟强总是温和地说:“你学了几个星期就能写成这样了,我当初练这些字花了好几个月呢,你比我强多了。”

  “用自己的经历来教育他们,效果好很多。”陈伟强希望每个残疾人都能一直努力并精彩地活着。在陈伟强的影响下,学校老师也义务教育孩子学习书画。

  如今,陈伟强的书画作品在市场上颇受欢迎,但至今作品义卖所得380多万元,他全部捐献给困难群众。他的日常开支主要靠自己开的一家广告公司。记者问,他每年要为学校支出一笔不小费用,这样的状况能维持多久?陈伟强说:“我做这些,相当于一艘已经开在海上的船,我要一直往前开,直到油料耗尽。”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无臂教师播洒爱心 2015-02-03 3662188 2 2015年02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