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谨防伸向老人的黑手

  “这是一起针对老年人的集资诈骗案,受骗的老年人特别多。”据绍兴中院法官介绍,一些老年人手中闲散资金较多,渴望通过投资保证资产增值,所以在高额利息的诱惑下,极易受骗上当。

  “老人受骗,子女当反思。”这位办案法官表示,不少单独居住的老人,热衷于参加一些讲座,不仅仅是关注投资和健康,也是缺乏情感慰藉。

  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她也愿意和朋友一起参加聚会,听听讲座,至少比一个人孤孤单单呆在家里要强。而且这里的“老师”、“经理”比自己的子女还要好,“每天打很多个电话来,嘘寒问暖,闲话家常,自己的子女工作忙,每周最多一两个电话。”

  犯罪分子正是利用“感情空隙”,组织讲座、聚会,大打“亲情牌”,使得不少老年人深陷骗局。因此,在各种“坑”老乱象背后,如何给老年人更多关爱,应该成为每个家庭以及整个社会需要思考的课题。

  正如一位专家所指,如果子女与老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够牢固,老人的情感需求被关注,自身的价值被认同,那么,这些老人就不会盲目地对外寻求“替代”,也不会被骗子钻了“情感”空子。

  不法分子为何把目标锁定老年人?因为老年人投资理财风险意识较弱。希望子女过年回家时,多关注老人的情感需求,有时候他们被骗,或许正是因为孤独。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谨防伸向老人的黑手 2015-02-03 浙江日报2015-02-0300009 2 2015年02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