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村民致富路
——记磐安县新渥镇麻车下村村支书陈梅仙
记者 翁浩浩
县委报道组 吴警兵 卢伟星
【人物名片】
陈梅仙,女,62岁,磐安县新渥镇麻车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寒冬里的一个中午,忙完手头工作,陈梅仙径直来到村委会通往直来自然村的村道施工现场。直来村,是麻车下村最偏远的自然村,原本开车走盘山公路需要40分钟。新路修好后,可以为村民进出节省一半时间。这是陈梅仙和村干部修的又一条新路。这些年,村民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路边竖起了敞亮的路灯。而让他们感受最深刻的,是脚下的路越来越通畅了。
事实上,村民熟知陈梅仙,就是从修路开始的。
2008年春节前夕,长期在外做红木生意的陈梅仙回家过年。当时,天刚下过雨,车子开在唯一通往村里的泥路上,突然滑进路旁的泥坑,最后在多位村民的帮助下,才把车一步步挪到家。整个春节,陈梅仙心头沉甸甸的。“村子要发展,村民要致富,首先得有条像样的路,我一定要把这条路修起来!”那年,陈梅仙咬咬牙,自掏腰包60万元,为村民修建起一条5米宽的水泥路。
陈梅仙的举动,赢得全村人的赞誉。“你帮我们把路修好了,干脆继续带领我们把村子也建设好吧!”村民们说。感动之余,陈梅仙做出了人生的重大抉择。在2013年底的村级组织换届中,陈梅仙高票当选村支书兼村主任。随后,她把生意全权交给家人,自己则一门心思做好村民致富带头人。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修路,成了陈梅仙上任后的首要大事。麻车下村是一个偏远山区村,村民大多种植贝母、高山蔬菜,但由于交通不便,运输起来很麻烦。
2014年7月,麻车下村到深泽乡的公路终于竣工,村里到县城的距离由原来的24公里一下子缩短到12公里。修建这条公路的难度超乎想象,早在1998年,村两委就把修路提上议事日程,但由于山地占用、征地补偿等问题,工程一直搁浅。
“我们一定要把这条路修好!”当陈梅仙第一次把想法告诉村民时,却遭遇村民冷脸。“这么多年都修不好,你一个女的能行吗?还是别白费力气了。”有村民冷嘲热讽。
陈梅仙的牛脾气上来了。路线选择、规划设计等一系列问题,她和村干部不知跑了多少山路。道路开建后,原本是村干部轮流跟踪监督工程进度,但陈梅仙每天都去现场,有时一待就是八九个小时。由于认为占用山地补偿款少,隔壁村有个别村民阻挠修路,陈梅仙一次次上门沟通,又联系镇政府协调,顺利啃下这块“硬骨头”。期间,修路费用接不上,她就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款17万元先垫上。“如果把钱拿来盖房子,家里又没几口人住。而把这些钱拿来修路,全村人都能得实惠,花得更值。”陈梅仙说。
“以前,骑三轮车到县城要1个多小时,现在半小时就能到。”村民蒋仙红说,他种的高山蔬菜更好卖了。这条公路完工后,陈梅仙又马不停蹄为修建麻车下村到祥里、岩岗等自然村的道路奔走。
马上要过年了,陈梅仙已开始为2015年打算:利用200余亩空地建老年公寓;所有自然村实现路面硬化;对生活困难村民的危房进行改建。接下来的一年,又将是忙碌而充实的。
【人物心声】
尽管曾有人说我“傻”,但如果我做的事情,能为村民带来好处,让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我也会觉得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