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奔跑的票房

  吴孟婕

  1月30日上映的《奔跑吧兄弟》,以豪华的明星阵容、不到6天的拍摄周期、极低的制作成本,在豆瓣网和时光网以3.2分、4.0分的评分创下同期影片新低;而它的票房成绩,则让业内人士的“玻璃心” 碎了一地的同时,却也无话可说:首周末票房突破2亿元,还刷新了同为真人秀改编电影的《爸爸去哪儿》的纪录——如果你说这也叫电影,那些对着银幕大声呼喊偶像名字,甚至把节目最核心环节“撕名牌大战”挪到影厅里现场演绎的忠实粉丝会发问,你了解当下的银幕吗?如果你搬出“观众用脚投票”这样的“老生常谈”, 那么,近40%的排片率已经响当当地提前告知了答案。

  毫无疑问,看电影成为最受欢迎的“合家欢”方式之一。观众的热烈回应,让电影产业的兴奋指数持续升温。但当银幕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的“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的自作聪明和沾沾自喜,任凭各项电影数据的增长率再高,属于“伟大电影”的色彩、表情、爆炸性瞬间和一帧一帧刻出来的细雨微风也只能渐渐停留在记忆深处。争议声随之而起——我们究竟为什么看电影?烂片当道,是否会透支中国电影的未来?但最令那些水准相当的“粗糙”电影嫉妒的,或许恰恰是《奔跑吧兄弟》与它的目标观众群达成了一种默契,从一开始,它就绕开了“伟大”的路线,大张旗鼓向着“快乐出发”:综艺打底,网络助推,玩出大票房。

  《奔跑吧兄弟》电视真人秀有多红,毋庸赘言。尽管是“舶来品” ,但它自从去年10月开播以来高居不下的收视率和参与明星的人气暴涨有目共睹。在影院看综艺节目与在家看最大的区别是:在家可以躺着看、趴着看或者权当背景声,而在影院却只能正襟危坐,而且,成本比较高。

  因工作之便,不久前偶然看了《奔跑吧兄弟》的电影样片,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种清晰度上大银幕真的没问题?”电影上映后,在微信好友中做了几个小采访,证明正式版本的画质也是差强人意。此外,还收到了一些围绕电影必备要素的“吐槽”:比如完全不讲究镜头的选择,完全临场发挥的台词,缺少人物刻画和精心排篇布局……当然,也受了各种“教育”——“就想体验一下100多个人一起笑的氛围”、“电脑电视屏幕太小了不过瘾”、“干吗那么较真呢,就当看一期新的电视节目”…… 明知是圈钱,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似乎,不仅不必较真,也犯不着。

  更何况,并不是所有真人秀都适合制作成电影,比如院线一日游的“快男”电影《我就是我》、奔着“破10亿”目标而最终票房仅为300万元的《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等。“玩”的背后有偶然性,也意味着不可复制:这其实是一单精打细算的“好生意”,从前期筹备、档期安排、联合营销、粉丝效应等方面来看,每一步都必须做得成功且精准。要“玩”得漂亮,不能光靠运气。

  “才下荧屏,又上银幕”,无疑是大电影《奔跑吧兄弟》的“天时”。 同名电视真人秀第一季15期节目、长达3个多月的播出,累积了大量粉丝,衍生出多维度的可挖掘价值,坚定了出品方拍电影的信心。

  早在《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横空出世”之时,就有专家指出,放眼世界范围,如此“不伦不类”的电影只在中国有市场。但如果说《奔跑吧兄弟》的“地利”在于“钻了市场的空子”、“坏了市场的规矩”,那么“好电影”究竟去哪了?尽管不乏坚守情怀的理想主义者,但奔跑在电影创作这条艰苦征途上的许多人,已在一次次的挫败中与现实妥协。的确,好作品是要“等”的,而资本往往无法保持长久的耐心,但如果一味“强调艺术性就没有市场”,可能误解了艺术,误解了市场,说到底,是误解了电影。

  至于“人和”, 每一位主演的粉丝动辄上千万,影响力自然不在话下。影片最后还保留了正处于娱乐新闻风口浪尖的陈赫面对镜头询问“有没有觉得我越来越帅”的特写——如此聪明的片方,自然不肯舍弃这样的话题效应。

  综上所述,周身散发着短平快气息的《奔跑吧兄弟》的确“红”得有理,甚至可以说它“开创了一种非逻辑性的叙事模式和绝对游戏化的电影语言”。但如果你坚称这是一部好电影,没问题,接下来《奔跑吧兄弟》各类衍生品都算你一份,你可别跑呀。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奔跑的票房 2015-02-02 3778844 2 2015年02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