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强党建促整改激活力

海盐拓宽农村发展新路

  记者 袁艳

  县委报道组 李刚 范冰洁

  本报讯 日前,在海盐县横港印刷园区里,由超同村、农丰村、桃北村3个村抱团开发的标准厂房项目主体顺利结顶。村民们算了笔账:企业进驻投产后,每年能给每个村增收约16万元。村干部们感叹,一个项目3个村联合开发建设,本来会有不少问题,多亏3个村的“第一书记”和干部们坐在一起商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让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后,海盐在持续抓整改落实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第一书记”制度,县四套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和部门、镇(街道)党员干部,继续在全县105个村(社区)兼任“第一书记”,领学走村、带好队伍、出谋划策,夯实基层组织,特别是整转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动因村制宜找准发展路子。

  如今,海盐村级党组织进一步激发了活力。各村通过开发适合当地的致富项目,以抱团取暖、合作开发等方式,打开发展新路。目前,海盐已有10个抱团发展项目,涉及41个村(社区),计划总投资2.28亿元。

  基层组织强了,整改更加精准有力。百步镇得胜村整村搬迁、土地流转后,村党总支书记钟雪根看到很多“5060”村民离开了土地无所事事。他和村干部们在征求了大家意见后,组建了嘉兴市第一家村级劳务合作社,组织208位村民参加技能培训,与企业、农场主签订劳务派遣合同,让闲置劳动力有了工作,增加了农户收入。现在,像这样的农村劳务合作社在海盐已成立95家,合作社社员约1.3万人。

  海盐还深入开展“千个党员群众中心户”建设,编织党群干群同心圆,打造为民服务新平台。每个中心户联系约100户农户,村和社区干部每月分4次在中心户办公。每月的10日则为县、镇、街道干部“基层日”,到中心户家中接待村民,收集村情民意。目前,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依托825户“党员群众中心户”,走访联系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实事3250余件。特别是在农村“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工作中,党员干部带头拆违治水,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据统计,2014年,海盐拆除违建猪舍142.9万平方米,帮助1252户养殖户转产转业。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海盐拓宽农村发展新路 2015-01-29 3744531 2 2015年01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