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省两会特别报道

代表委员为缓解“出行难”建言——

智慧交通,为治堵出力

  本报记者 余勤

  通讯员 盛相良 陈勇

  【嘉宾名片】

  吴伟进 省人大代表、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沈 跃 省人大代表、杭州上城公安分局协警大队湖滨中队协警

  兰 兰 省政协委员、杭州市弘宇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郭剑彪 省交通厅厅长

  深入实施交通拥堵治理工程,坚持公交优先,以“智慧交通”为抓手,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百姓故事】

  杭州市民王姗姗是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每天最烦的是下班遇到晚高峰。“回家常走马塍路,可这条路堵得让人‘头大’。”不过,现在通过手机APP随时掌握路面情况,能找条相对通畅的路。

  【为你建言】

  堵车,堵的是路,也是心。

  如何让公共交通更便捷,让交通更顺畅?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交通诱导须到位

  今年省两会,吴伟进代表带来的治堵建议,和发展“智慧交通”密切相关。他在调研中发现,喊了多年的城市交通诱导系统,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为找一个停车位不停地开车绕圈子,既浪费时间,又给路面添堵。如果停车场数据与车载导航系统联网,车子开到哪,马上就能知道周边停车位的情况,会给司机带来很多便利。”对此,吴伟进代表建议建设一个统一的“智慧交通”数据库,并与车载导航联网,为广大司机提供更好的交通诱导服务。

  针对高速公路上一出事故就堵一串的情况,吴伟进代表认为,如果能在车载导航系统实时标注高速拥堵情况,并科学预测疏通所需时间,司机就可以提前作出判断。

  去年,我省智慧交通不乏亮点:先后推进千岛湖智慧港航、宁波智慧物流、嘉善县域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浙江交通网站”连续15次获全行业评比第一。郭剑彪建议,应加大云计算、大数据在交通治堵领域的应用力度,加快建立高速公路主要拥堵点监测体系,推进信息共建共享,通过“智慧交通”盘活全省交通出行。

  公交优先待加强

  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底,杭州市公交专用道长达250余公里。郭剑彪表示,今年我省将全面开展公交都市和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打造“路权优先更有保障、线网层次更丰富、设施规模更充足、运营服务更优质、行业管理更先进”的公交系统,有效提升公交服务品质,让乘坐公交成为更多市民出行的首选。

  一直关注城市公交发展的兰兰委员,今年又带来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交专用道使用管理的建议》。她说,目前,杭州主城区部分道路的进口路段,还没有建立公交专用道,而且一些公交专用道宽度不足3米,迫使公交车压线违法行驶,存在事故隐患。

  兰兰委员建议,建成公交专用道网络,还应加强对公交专用道的监管,对占用公交专用道实行严管重罚。可在公交车前配置电子监测仪,一经记录社会车辆驶入公交车专用道,即可取证重罚。

  “只有完善路网结构,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交通拥堵。”沈跃代表说,杭州正在加快修建地铁、快速路和高架桥,“这是解决拥堵问题的重要手段。”他希望更多市民主动选择绿色出行,尽量少开车,为城市治堵出力。

  限牌举措应灵活

  吴伟进代表说,一些家住临安的居民向他反映,自杭州去年实行车辆“限牌”政策后,虽然他们平时不会开车来杭州主城区,但同样受到政策限制,不得不参与摇号或竞价“抢”一块车牌。他认为,对主城区以外的杭州居民上牌,应酌情放宽。“可以考虑为他们增设免费的粉红色车牌。之所以选择粉红色,是因为比较醒目,更容易管理。”

  “悬挂粉红色车牌的车辆,平时只能在郊县和主城区以外行驶,限行时段不准进入杭城中心区。”吴伟进代表说,这样既不加剧杭州主城区拥堵,又能解决郊县市民买车困扰。

  【心愿新语】

  王姗姗:希望今后开车回家能一路顺畅,不堵心。


浙江日报 省两会特别报道 00007 智慧交通,为治堵出力 2015-01-26 3771034 2 2015年01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