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热潮添动力
□明文彪
最近笔者微信圈上讨论辞职的话题突然多了起来,这在岁末年初似乎并不奇怪,但和往常不同,许多朋友直言并非不满现状,而是“想干点自己的事情”。身边更多的年轻人在谈创业办公司,人人希望成为下一个马云。“万一实现了呢”,大家如是说。
新一轮创业热潮正在形成。前几天在嘉善科创服务中心调研,负责人告诉我们,自阿里巴巴美国上市以来,入驻该县创业孵化器的企业明显比以前多了。近两年,浙江企业数量出现井喷,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保持月均2万户以上的势头。
回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创业轨迹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波段。
第一个波段,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计划经济的商品短缺加上全省贫瘠的农业产出,刺激了第一代浙商的创业基因,以传统日用消费品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成为主要方向。第二个波段,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及资本市场开启、房地产商品化,完成原始积累的浙商资本开始由单一走向多元,由省内迈向省外,浙江模式和浙江企业家进一步渗透全国的经济和政治生态。第三个波段,我国加入WTO以及美国互联网成功,最早结识西方商业模式的年轻企业家,逐步取代传统的草根商人,开始将西方的营商理念融入到中国的消费习惯中,线上线下、产业金融互动成为创业的风向标。
第四个创业波段具有全民参与的复合性,不仅有官方鼓励的大学生创业潮,还有精英离职引发的创业潮,更有体制内的官员下海、科技人员下海的创业潮。其中的动力既有简政放权放宽创业门槛的因素,但更多反映了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时代烙印。一是注册登记便利化推动草根创业,如一些返乡农民工抓住惠农政策投资绿色农业;二是互联网技术引领互联网创业,特别是阿里巴巴上市对年轻创业者的激励非常大;三是高新区或科技园区作为载体引领聚合创业,如未来科技城附近已经拥有诸多咖啡馆式的孵化器,成为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创业人才培养基地。
本轮创业是上一轮创业的延续,但较之更具颠覆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特征:零实体、小众化、大营销。“零实体”,企业不再需要办公地点,甚至不再需要雇佣员工,一个鼠标、一台电话,就可实现钱货两清,许多产品通过朋友圈的转发推介就到了千家万户;“小众化”,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最终演变为圈子市场,市场分层越来越细,一种产品指向一个特定圈子,大众产品接近饱和,小众产品越来越多;“大营销”,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营销手段更强调时效性和精准性,企业可以通过客户的日常浏览习惯掌握客户的偏好,并施行针对性的推送,光靠广告投入已经远远不够。
新阶段的创业扶持需要转换新的思路。地方普遍反映鼓励创业的政策也出了不少,在融资、准入、税费、房租等方面的投入也不亚于周边地区,但创业人才留下来发展的积极性依然不高,“宁要上海一张桌,不要某县一栋楼”的现象较为普遍。如何破解这种困局?建议地方政府着力于三方面作调整。
放低身段。仔细观察不少地方的奖励政策,不难发现申请门槛过高,实际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少之又少,一些县市本身不具备区位优势,但政策导向却直接面向省千人才甚至国千人才,其结果可想而知。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最紧缺的资源,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时,要客观评估本地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可一味贪高贪大,否则钱花了不少,最终还是门可罗雀。要让普通人才、高校毕业生,甚至具有一定技术的工人和农民都可以成为创业扶持的对象,让创业从底层迸发,从基层迸发。
科学规划。不少地方都建立了创业孵化器、加速器,但规划不够科学,建设也较为凌乱。一些孵化器,左边是漂亮的电子商务写字楼,右边紧挨着则是药剂试验中心,不时飘来刺鼻的味道,再不远就是工业园区,随处可见一辆辆卡车,浓烟滚滚、笛声隆隆;还有一些孵化器,远离市区,主体只有两栋写字楼,周边全是农保地,没有任何商业配套。这些规划误区尽管并非施政者的本意,但无疑会影响当地的创业成长。
保持耐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些地方在筑巢引凤时过于急躁,希望创业项目引进可以马上产业化,在单位税收等方面建立了相当严格的考核制度,企业一年没达标扶持就减半,三年没达标可能就得卷铺盖走人。诚然,考核既是对政府投入的一种回报,也是避免道德风险的有效手段。但创业本身是高风险事件,早期创业更是持续烧钱的过程。政府应变刚性考核为柔性考核,对不同企业设置合理的创业缓冲期,也可以引进天使资本、风险资金和私募资金,用市场化的手段化解创业失败风险。
在浙江,创业就是创新,这里诞生了中国改革最脍炙人口的财富增长奇迹。每一次创业风暴的兴起,都是生产力的巨大解放,与浙江经济的兴衰沉浮形影相随。过去创造了我国第一张个体户营业执照、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第一座中国农民城,现在又创造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未来势必将进一步改写浙江的产业格局。创新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创业同样是浙江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