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专版

“温州模式”创新发展之

2015,发展潮涌

  “温州模式”创新发展之

  2015,发展潮涌

  文 陈小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站在2015的新起点上,新常态,不仅是改革发展的新机遇,也是干事创业的大舞台。

  新年伊始,温州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克难奋进”工作基调,围绕“赶超发展、再创辉煌”战略目标,实施“五化战略”,深化“十大举措”,为全面转型升级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逻辑。

  生态化、信息化、时尚化、都市化、国际化,温州从实践中提升,在新常态下摸索,顺应时代的潮流,以“五化战略”响应新常态的发展方向,承前启后,乘势而上努力开创全面赶超发展的新局面。

  温州在这个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提出“五化战略”,既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发展,也是立足温州模式多年实践提出的战略方向。

  温州人走在时代的前列,他们具有创业创新的精神,也有遍布全世界的温商资源,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巨大的物质财富,是“五化战略”的底气所在、自信所在、力量所在。

  赶超发展的“发动机”

  近些年,受企业金融风险持续影响,温州经济发展一度跌到了谷底。2012年温州主要经济增长指标大多处于全省末位,这与温州作为全国全省改革排头兵的定位和作用极不相称。

  温州如果随波逐流,那就难以摆脱后进状态,必须搏击中流、逆势而上。金融危机暴露出温州人面对一夜暴富的诱惑,面对信贷资金横流的吸引,迷失自我,脱实入虚,热衷赚快钱、赚热钱的一面。

  然而危机也是生机,田忌赛马,焉知非福?金融风险让温州痛定思痛,革故鼎新,提前走进新常态。当别人还在摸着新常态的石头时,温州已经步入深水区。

  温州人还有另外一面,面对新常态下的“九大趋势性变化”后,也看到了随之而来的新机遇、新发展,这正是温州人能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的智慧与嗅觉。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从10%的高速转向7%左右的中高速,这为温州加快转型发展腾出精力和空间,为今后追赶全国全省发展步伐降低了难度。

  新常态下,生态文明被提升到显著位置,既要经济发展,也要环境优美,这为温州丰富的山水海滨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新增长点。

  新常态下,消费需求拉开档次,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这为温州广大传统产业转型时尚创意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新常态下,国际收支双顺差向收支基本平衡方向发展,这为温州扩大对外开放,迈向国际化创造了利好的政策环境。

  新常态下,更加注重依托技术驱动创新,以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经济,创新方式层出不穷,这为温州信息经济注入了新动力。

  如果说新常态需要减速换挡,那么温州其实已经走到了需要提效增速的转折点,“五化战略”是“温州模式”的创新发展,也是提效增速的内在要求,是引领新常态的“发动机”。

  功成不必在我,本届温州市委、市政府正是以长远的战略眼光,肩负起转型与赶超的“两副担子”, 集思广益提出“五化战略”,吹起“弯道超车”总号角。

  立足温州实践挖潜能

  “韩流”已经来到了温州,1月16日,中韩(温州)峰会在温州举办,这一天,温州韩国产业园正式亮相,不久的将来温州人不出家门就可以享受到韩国的时尚、医疗、养老等现代化的服务。这是对韩开放的新平台。此外,霞关港双限取消,温州对台合作迎来增速期,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交流更趋频繁。

  时间再往前推一个月,温州港口岸实现扩大开放,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空港、海港均提升为国家一类口岸,申报综合保税区。城以港兴,温州必将改变改革与开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

  白鹿堡,温州最大的葡萄酒商城,也是全世界美食的汇聚地,是温商转型升级,引进来、走出去的成功案例。

  从温州制造到“温州智造”,温州传统产业的时尚化正在崭露头角。服装有了私人订制,皮鞋可以手工制作,时尚智造产业园在温州蓬勃发展。品质、品牌、品位,在消费需求多样化的当下,温州人再次嗅到先机,引领个性化转型。

  点点鼠标,就能进入淘宝温州馆,本土特产应有尽有。温州市电子商务这两年迅猛发展,各个区域、各个行业、各种产业,都形成了线上线下的“两条腿”走路,信息化带来的便捷,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同身受。网络零售额和居民网络消费额均居全省第三。

  2014年12月29日,苍南龙港镇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一座总规划面积106平方公里的龙港新城正在加速崛起。龙港 “造城梦”,是温州大力推进城市转型,构建现代城市集群的最新步伐。温州向着打造美丽乡村、培育小城镇、构建“一主两副三极多点”的空间布局,推动大都市区经济转型,推进生态型、智慧型、时尚型都市化发展。

  去年年底,《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总体规划》通过国家海洋局专家组评审。作为海岛县,洞头人念想多年的“海上花园”梦即将实现。同时,文成、泰顺提出“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全县域公园化的发展路径,为山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后发崛起”积累了宝贵经验。

  “五化战略”不是无根之木,正是在新常态前期积累下的转型升级成果,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改革潮涌需精准落实

  时不我待,更需双脚着地落到实处。

  温州改革如潮涌,积蓄了强劲的势能。2015年正当趁热打铁,精准抓落实,为改革巨轮添力把舵,有决心、有章法,统筹协调,推进新常态下的赶超发展,全面完成“十二五”计划目标。

  1月14日,温州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指出:

  推进赶超发展,关键在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这需要深化细化狠抓落实,对今年各项重点工作要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和督查考绩,确保任务落实。积极开展“八大攻坚”行动,排出责任表、任务表、时间表,掀起强大的攻坚态势。此外,还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时制宜,精准谋项目、精准抓招商、精准兴产业、精准攻改革、精准解民忧,以庖丁解牛的办法解难题、以滴水穿石的韧劲抓工作,这是确保改革质量和进度的关键,也是抓住机遇、以改革促发展的关键。

  适应新常态实现新目标,关键在党。“不担当、不干事、不担事”的干部在新常态下将难以为继。温州坚决贯彻从严管党治党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同时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理顺乡镇、功能区和社区体制机制,完善管理服务平台。大力推进村民中心建设,打造具有吸引力、引导力和服务力的基层红色阵地。全面实施“红色细胞工程”,深入开展“五星争创”活动。

  狠抓改革攻坚,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认真梳理年度“十大重点改革攻坚项目”,力争在若干领域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提高温州在全国全省影响力。抓好已批的国家级和省级改革试点,深化“五大国家级改革试点”,努力把改革试点变成改革示范。此外,鼓励各地自主申报一两项突破性改革内容,争取列入省级以上改革试点。同时强化绩效评估和督查考核,确保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全市上下形成众志成城应对挑战,立行立改破解难题,奋发有为进行创新的强大正能量,为温州的赶超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2015年对温州来说是奋进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五化战略”深化研究、科学规划,在实践中提升的一年。

  温州以改革著称,以创新名扬全国,35年来改革探索出“温州模式”。人们一度曾发问:“‘温州模式’是否过时了?”然而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温州人以其智慧和勇气发展出新常态下的“温州模式”,与过去相比已有了崭新的内涵。

  新常态下的“温州模式”是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新体现。这一次温州放下急于求成的功利心,以坚定不移的毅力,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举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旗,努力为全国和浙江的改革发展探索新路、作出贡献,正是改革从未有穷期,发展始终不停蹄。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4 2015,发展潮涌 2015-01-21 浙江日报2015-01-2100007;浙江日报2015-01-2100008;浙江日报2015-01-2100010;浙江日报2015-01-2100012;浙江日报2015-01-2100015;浙江日报2015-01-2100016;浙江日报2015-01-2100021;浙江日报2015-01-2100022;浙江日报2015-01-2100019;浙江日报2015-01-2100020 2 2015年01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