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衢州 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

  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在衢州广大农村,人们曾憧憬于歌词所描绘的美丽乡村图景正走进现实。在省委、省政府“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重大战略部署组织下,衢州乘着“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的东风,以美丽乡村“四级联创”为载体,加快提升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水平,不断推进农民异地搬迁步伐,不断赋予美丽乡村建设更深的内涵、更多的内容、更高的要求,初步打造出富有衢州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 (文/图 衢州市农办)

  青山隐隐,绿水迢迢。在衢州,乡土中国最原始的清新风貌赓续千年,演绎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迷人画卷。保有着长三角地区罕见优质水源的黄坛口水库,滋养着世代逐水而居的渔民们;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的开化国家东部公园,在“雾霾时代”呵护着人们的肺。

  作为一个丘陵山地占据了82.9%面积的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一直是衢州发展中的重头戏。白鹭嬉戏的漠漠水田、苍翠欲滴的万亩竹海、水光潋滟的湖泊溪流不仅承担着百姓们劳作生息的重任,也承载着人们诗意栖居的生活梦想。在首个国家休闲区创建试点落户衢州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履行衢州作为浙江生态屏障的职责,衢州市以“四级联创”为抓手,努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引领村民们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近日,龙游县横山镇天池村的村支委徐志禄终于松了一口气。历时4个多月,投资100多万元,涉及3个自然村225户村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已基本完工。作为施工监督员,这4个多月来他奔波劳顿,一边监督工程质量,一边说服村民配合工作。如今,看着家家户户排出的污水都接入了管网,处理后得以达标排放,他的心里颇为宽慰。

  “农村是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的主战场。”在2014年2月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市委主要领导明确指出了农村治水的重要意义。为了确保完成“一江清水送下游”,衢州以“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精气神,超前谋划,争分夺秒,全域、全面、全速、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各县(市、区)从项目设计、工程施工、监督监管、户管接入四方面全面加强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工作中注重实地踏勘对接,确保管网布局合理。

  2014年,省下达衢州市治理村任务数为394个,受益农户11.4万户。为此,市本级和6个县(市、区)均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并抽调力量组成实体化运作的工作班子,下达政策文件,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通过“七个统一”谋开篇、“一村一员”强指导、“五五”工作法保质量、“一二三”机制促进度、全民动员齐治水,截至去年12月底,衢州市实际开展治理村数590个,共完成农户化粪池改造113656户,完成接户管敷设168465户。

  生活垃圾治理和生活污水治理是事关农村治水成效的两个重要方面。生活垃圾问题得不到根本性治理,农村治水成效将无从谈起。衢州市坚持“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全民参与”的原则,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的机制,并大力推广垃圾源头分类为主要内容的“贺田模式”。目前,该机制已覆盖1394个村,垃圾源头分类实施村达365个。

  烂橘子曾是柯城区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作为柑橘之乡,柯城每年都会产生相当数量的烂橘子。“每到四五月份,村里的道路两旁就开始堆满烂橘子。雨季一到,这些烂橘子被冲进河里,又脏又臭。”航埠镇墩头村村委会主任翁雄飞说,“实施垃圾分类之后可不一样了,现在,村里像个公园。”

  2013年12月,墩头村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处理,还投资70余万元,建设垃圾资源化利用站,设置烂橘子生化处理区。现在,村民们每天都会把垃圾分类好,投放到村里定点的垃圾桶中,烂橘子也被纳入专门的回收箱。

  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机制

  深化美丽乡村“四级联创”载体

  2014年10月,一条新闻让不少衢州市民心生喜悦与自豪:江山大陈村因保留鲜明的农耕时代村落的特征,通过建筑文化、孝道文化、村歌文化,彰显历史文化名村的魅力,荣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走近大陈,历史的沧桑感穿墙而过,透过村中的古民宅、古祠堂、古戏台直抵游人的内心。“轻轻地在风中翻转/香香地在碗中盘旋/美美地和着我们欢笑/那芳香诱人的大陈面……”一曲《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响起,大陈人温馨的生活场景跃然眼前,透出质朴温润的情怀。在大陈,映入眼帘的是美景,打动人心的是文化。

  这一切,与近年来大陈村坚持因地制宜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密不可分。通过充分挖掘、传承和发扬“麻糍文化”、“古祠文化”等传统习俗,大陈人确立了“文化大陈、幸福乡村”的发展目标,不仅使古村落焕发了新的生机,更让村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大陈村的发展历程是衢州市众多村庄的缩影。2012年,衢州市创新性开展了美丽乡村“四级联创”活动,即以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和农户为主体,创建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衢州市美丽乡村创建示范乡镇、精品村和“五美”农户。在充分尊重各地村庄原有的产业特点、人文特色、自然资源禀赋的基础上,衢州市深入挖掘村庄个性,按照“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一村一方案”的规划进行针对性建设,打造特色亮点工程,美丽乡村的特色和亮点不断呈现。同时,全面启动农村赤膊墙整治行动,提出从2014年开始,在两年时间内,对全市风景区沿线、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沿线、精品村、示范村、集镇所在村和历史文化村落等重点区域内,以及其他一般区域内非在建赤膊房(规划近期拆迁搬迁的村,青砖墙、土坯墙及列入“三改一拆”拆除范围违法建筑不在本次整治范围)进行集中整治。到2015年底,基本实现全市农村非在建赤膊房比例控制在5%以内的目标。到2014年底,全市各级共投入资金36862.4万元,累计完成赤膊墙整治21830幢821.6万平方米,占年度计划的108%。

  “四级联创”的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范围内得到推广。继江山市、龙游县、开化县之后,柯城区于2014年获得省级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称号,目前全市共有美丽乡村建设示范乡镇37个、精品村121个,“五美”农户3万多户,21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打造初显成效。如今,乡村休闲游已成为衢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推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

  2014年10月18日,首届廿八都古镇民谣音乐节在江山市廿八都镇盛大启幕。8天里,8场精彩纷呈的音乐盛典开启,2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民谣歌手纷纷亮相,古镇的文昌宫中,游客们听着书生们的故事;仙霞古道上,驴友们感受着“东南锁钥”的险峻。

  “为了寻址,我跑了云南、内蒙等很多地方。”音乐节的策划人陈诺说,“最终选择廿八都是因为这里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保留完好的古建筑。”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廿八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方言王国”和“百姓古镇”。镇上的文昌宫、浙闽枫岭营总府等古建筑依然保留着19世纪的风貌。

  出了廿八都古镇往北偏东方向走大约47公里,便可抵达清漾村。作为江南毛氏的发源地,清漾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是个远近闻名的“进士村”。为了保护好古村落,江山市在上世纪80年代就将清漾祖塔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又投资1.2亿元进行毛氏祖宅开发。

  在三衢大地上,像这样保存完好的古村落还有很多。海德格尔曾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古村中的一砖一瓦承载着人们对故土最原始的依恋,对生活最质朴的期盼。为了保护好这一方故土家园,自2012年起,衢州市加大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的力度,并在实施过程中凸显“人文”主题,充分保护、传承和利用历史文化村落的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村内自然地理、历史遗存、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元素,提升村庄建设品位。截至2014年12月,2013年开展的25个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村项目已完成投资10525万元,完成总工程量的84%。2014年度启动的28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中,6个重点村全部完成规划设计,其中5个村已经开工实施。22个一般村全部开工。

  提升美丽产业

  发展水平

  年关将至,江山市兴墩村村民戴培强喜上眉梢。2014年8月8日,村里的乡村旅游项目正式启动,他和10多户村民一起,成为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农户——他在自家开设了8个床位接待游客,搞起了农家乐。“游客们来家里,不仅可以住还可以吃农家土菜。”戴培强笑呵呵地说:“从开张到现在,咱家的收入至少多了5万元。”

  以“治水美村兴乡旅”为目标,衢州市大力推动农家乐转型升级,实现农民就地就业增收,老戴就是受益者之一。据统计,截至目前衢州市共培育农家乐特色村(点)296个,发展星级农家乐经营户(点)1412户。2014年全年共接待游客1677.7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1.47%;营业收入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33%。

  而对于没有自主创业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家庭,衢州市则积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扶贫。2014年是省委、省政府实施第二轮特别扶持政策的启动之年。开化、衢江、常山等3个省重点欠发达县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提升民生水平、增强内生功能的中心任务,编制了新一轮特扶项目三年规划(2014~2016),2014年度共规划实施扶贫开发类、产业发展类、公共服务类等三大类69个项目,计划总投资9.81亿元,其中特扶资金3.72亿元。

  来料加工也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2014年5月,柯城区在全省首创来料加工担保互助会,目前共发放贷款37笔2315万元,有效破解了来料加工经纪人转型升级中的融资难题,推进来料加工业从“低小散”向规模化、企业化转型。担保互助会全年发放加工费25亿元,人均加工费收入达10000元左右。

  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金融扶贫的作用越来越明显。2014年衢州市共发放扶贫贴息贷款47586万元,惠及低收入农户10300户。其中柯城区修改了“阳光信贷”管理办法,在全省率先突破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年龄为60周岁的上限,将之提高至65周岁,扩大了贷款受益面。

  柯城区航埠镇万川村里的橘林边,61岁的低保户陈地泉的女儿陈文欣抱着小羊羔开心地让人拍照。陈地泉则站在一旁,一边笑一边感叹:“以后的生活可有盼头了!”对于小额贴息贷款的效用,他颇有感慨。2013年,陈地泉在农村工作指导员的帮助下开始养羊,但资金的匮乏让养羊之路颇为坎坷。2014年,得益于政策的改变,他幸运地获得了3万元低收入农户贴息贷款,这让他养羊的数量从年初的46只发展到年末的83只。一年下来,他收入了5万多元。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衢州 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 2015-01-20 浙江日报2015-01-2000015;浙江日报2015-01-2000007;浙江日报2015-01-2000009;浙江日报2015-01-2000008;浙江日报2015-01-2000018;浙江日报2015-01-2000028;浙江日报2015-01-2000027;浙江日报2015-01-2000026;浙江日报2015-01-2000029;浙江日报2015-01-2000025;浙江日报2015-01-2000035;浙江日报2015-01-2000038;浙江日报2015-01-2000037;浙江日报2015-01-2000036;浙江日报2015-01-2000039;浙江日报2015-01-2000021;浙江日报2015-01-2000020;浙江日报2015-01-2000017;浙江日报2015-01-2000022;浙江日报2015-01-2000019;浙江日报2015-01-2000033;浙江日报2015-01-2000032;浙江日报2015-01-2000031;浙江日报2015-01-2000034;浙江日报2015-01-2000030;浙江日报2015-01-2000016;浙江日报2015-01-2000013;浙江日报2015-01-2000012;浙江日报2015-01-2000014;浙江日报2015-01-2000011 2 2015年01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