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美丽乡村·延伸阅读

入选省级“乡村记忆示范基地”——

澉东村:凤凰山下觅乡愁

  本报记者 梁国瑞

  县委报道组 李刚 范冰洁

  山有层次,水有曲折,海有奇景。这是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对海盐南北湖的赞辞。在少山的嘉兴平原,住在南北湖边是如此幸运。在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凤凰山是进入南北湖的必经之地,山的形状像极了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明末海盐文学家彭孙贻,曾把这山比为“凤凰展翅”并赋诗吟咏,山因此得名。

  在这山水之间,千百年来名人辈出,元代大画家吴镇家族、元代戏曲家杨梓家族、嘉兴最大望族钱氏,都是在这灵秀之地孕育、生长、壮大。

  紧邻南北湖的澉东村,近年来一直努力让年轻一代,记住这里的山山水水,还有这山水间的乡土味道。这种味道,是每年一次的手打年糕,是乡村戏台上百看不厌的“蚌精舞”,也是刨锯腾挪间的木工榫卯……

  隆冬时节,记者来到这个凤凰山脚下的古老村庄,在山水野趣和闲情中,寻访这里的乡村记忆。

  记忆——

  凤凰山下十姑娘

  从海盐县城出发,驱车沿着翁金线一直往南,在去往南北湖的路上,便能见到凤凰山下的澉东村。村口新修的石牌坊上,书写着一副对联,“凤凰展翅,往昔植棉能手当推十姑娘;匠心独运,今朝九州宾朋齐聚美乡邨。”

  提起这“凤凰山下十姑娘”,澉东村人都能说上一段类似的故事。上世纪60年代初,10名回乡女知青,在凤凰山下的凤凰生产队,组织起一个科学实验小组,通过科学植棉,提高单位产量,名噪一时。《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国家级报刊,都曾刊登她们的事迹,赞扬“凤凰山下十姑娘走的是一条知识青年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从此,“凤凰山下十姑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先进集体,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如今,在澉东村凤凰文化休闲广场边的展示馆里,整齐陈列着蓑衣、斗笠、竹篓、插苗机等“十姑娘”当年用过的生产工具,馆内不仅有图片、文字的介绍,还摆放了重现“十姑娘”生产场景的蜡像……

  看守展馆的,是71岁的步良观老人,他并不是澉东村人,却“一辈子绕来绕去也绕不开这‘十姑娘’”。高中毕业后,步良观就到了澉浦镇卫生院工作,“那时老是下基层,我经常到凤凰山下来,就住在徐三宝家,她就是第一代的‘十姑娘’。”

  几年前,南北湖开发影视基地,将澉东村也划入创意园内。在拍摄了一系列影片后,影视基地和澉东村一起建了展示馆,用实物讲述“十姑娘”的故事,以及当地的民情风俗,步良观又成了展馆的管理者。

  “当时,社会很需要有文化的人到农村来,‘十姑娘’的出现,正好迎合了这种社会潮流。”步良观对于“十姑娘”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这个展示馆,特别适合曾经有上山下乡经历的人来参观,很能引起共鸣。最近上海人就来得特别多。”

  如今,每年有数万人前来这里参观,步良观每天负责打扫卫生、给游客开门,“有导游讲解,我就不插嘴,偶尔讲得不到位,我就补充几句。”在他看来,展馆里的每个物件,背后就是一段故事,就是一个时代,“我们现在讲述‘十姑娘’,不是要学她们种棉花,而是传承她们那种精神。”

  传承——

  老木匠的新徒弟

  展示馆的对面,是一间百余平方米大的单层建筑,门楣上写着“百匠坊”。

  63岁的汤金培坐在门口,双脚夹着一个木制洗脚桶,用木工砂纸不停地打磨着。旁边的架子上,陈列着各种已经完工的茶壶桶、脚桶、小浴盆,全部是手工制作,榫卯结构,不用一根钉子。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汤金培就靠着木匠技艺,走街串巷给人做木工,“去年4月份,镇里让我回村,每天到这里展示,让游客可以参观传统手工艺。”和他一起被请到这个“百匠坊”的,还有村里有名的老手艺人,63岁的木匠师傅汤有章,他擅长的是制作木制家具。

  如今,两位老手艺人每天早上7点半就到“百匠坊”,开始一天的木工活。作为回报,镇里每月发给他们每人1800元的工资,所有木工制品,则由他们自己出售得利。

  两个多月前,汤有章收了个关门弟子——今年43岁的朱晓峰,这已经是他第14个徒弟。“以前都要挑上一担米面去拜师,现在都不用了,一切从简,也不要求学满3年。”汤有章说,只要还有人愿意学这门老手艺,他都会倾囊相授。

  朱晓峰在海盐的秦山街道经营着一家塑料制品企业,“学木工纯属爱好”。之前在家里、厂里,他都给自己开辟了一个木工房,买了刨子、锯子自己钻研。2014年10月,知道这里有老师傅展示,于是跑来拜了师。

  每天上午,他要先在厂里安排好事情,下午才赶来学木工,和师兄陆彬——一个1992年出生的年轻人一起,从锯木料学起,现在已经各自能做出一个小方凳了。

  “不用胶水、不用钉子,榫卯结构的木工技艺,已经越来越少见了。”朱晓峰对这种榫卯结构,有着近乎痴迷的爱好,很想继承这门手艺,“故宫很多老物件,如今都已经修复不了了,那种木制品技艺的精湛程度,现在都达不到了。”

  摆弄着手中尚未成型的小木凳,朱晓峰说,“我们这个在行内属于短木,是家具类的;长木是造房子,那个太难,我们学不了。”

  汤有章呵斥道,“也要学的,怎么能不学!”尽管声称对弟子“放宽要求”,但老师傅的威严,仍在一言一行之间显露无疑。

  村味——

  百炼千锤手工糕

  走出“百匠坊”,就闻到空气中一股蒸糯米的甜香味道。循着香气,穿过一条小弄堂,便进了村民徐瑞章家。此时,他家的后院里,正是一派忙碌景象:土砌的灶台上,两个大蒸桶热气氤氲,两桶糯米粉即将出笼;几名系着围裙、戴着橡胶手套的村民不停穿梭。

  院子空地上,摆着一个直径约1米的石臼,擦洗得干净锃亮。63岁的张宋观抬起蒸好的米粉团倒入石臼,等在边上的沈雪良,就抡起一把大木锤子,一下下舂将起来。

  锤上没几下,边上就有人捏起沾过清水的丝瓜藤团,抬起米粉团,擦洗几遍石臼底部,然后再锤,如此循环往复,百炼千锤,洁白软糯的年糕就成了。抬到旁边的木板上,沈雪良迅速拿起一根丝线,将整团的年糕,切割成块。

  “过年前要打年糕,这是我们地方上的老风俗了。”沈雪良从30多岁起,就跟着村里的老人学打年糕,至今已经20多年,“现在整个澉浦镇,就只有这里可以打手工年糕。”

  徐瑞章正是“凤凰山下十姑娘”中徐三宝的小叔子。10多年前,他就在院子里开了这个手工年糕作坊,有专门的碾米机、土灶台、大石臼,还有四五名帮工,每年一过元旦就开张,一直忙到春节前几天。村民们只要拿来糯米和柴火,就能在这里做年糕,每斤年糕收取7毛钱的加工费。

  不停有村民骑着三轮车来,把做好的年糕运回家里。滚烫的年糕在家里摆上几天,冷却后就浸水保存,可以一直吃到清明节前后。“立春之前,年糕水都是清的,之后就会变浑。”每年做年糕,沈雪良特别了解它的保存特性,“手工年糕比机器做的更香糯,口感更好。以前大家嫌麻烦,都买机器做的,现在很多人回过头来要吃手工年糕了。”

  如今,四乡八邻的人,都会跑到这里来做年糕,“每天做的量,都超过1吨。”沈雪良说,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回归传统口味,“老底子的味道,吃过就不会忘掉。”

  正说着,又一桶糯米粉出笼了。木锤子又一次抡起,砸在米粉团上清脆作响,混杂着醉人的甜香,缭绕升腾出古老村庄的纯正年味。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延伸阅读 00018 澉东村:凤凰山下觅乡愁 2015-01-20 3762192 2 2015年01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