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生态农业看“浙”里
记者 颜伟杰 通讯员 厉宝仙
记者 颜伟杰 通讯员 厉宝仙
“2014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自2010年以来首次恢复到19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151.5亿斤,早稻单产连续两年居全国首位;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1808.7亿元,同比增1.5%……”15日举行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公布了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成绩单”。
“成绩单”上的数据令人振奋,而支撑这数据的,是背后粮食扩面增产、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村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我们调减了禁养区生猪566万头,化肥减量3.3万吨、农药减量2350吨,新增沼液利用量514万吨、面积660万亩。”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介绍。
而不久前,农业部和浙江省在北京共同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了浙江成为全国唯一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2015年,在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建设过程中,浙江的农业农村,将再次令人刮目相看。”史济锡说。
农业生产方式已改变
2014年,生猪价格低迷与环境倒逼,对生猪养殖户来说是最困难的考验。全省87个县(市、区)重新调整划定畜禽禁限养区,禁养区关停搬迁养殖场户7.46万个,过载区嘉兴、衢州等地的生猪养殖量分别调减45%和25%以上。
以环境承载力为杠杆,畜牧业区域布局与产业结构两个加减法已呈现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曙光。生猪存栏50头以上养殖场规模经营水平大幅飙升,场均存栏数达到475头,较2013年翻了一番。在金华大堰河农牧场,农场主金新振用一只手机就把500多头猪的智能猪舍管理得井井有条。
转型并不仅仅体现在规模上,产业结构上,生猪调减的同时,湖羊等污染小、富有特色竞争力的养殖业呈现增量态势。以湖州为主实施湖羊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湖羊存栏达33.09万只,比实施前增长26.5%。
养殖业转型,种植业提升。绍兴市柯桥区,肥药减量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同样受到了种粮大户的追捧。2014年,当地农业部门开展粮田高效缓释肥示范推广,让不少农户尝到了甜头,尽管肥料成本略有上升,但可节省35%的氮素投入,减少施肥2至3次,每亩可直接节本20元至30元。
目前,浙江大地上以科技为特征的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持续推进,一系列肥效提升、有机肥替代以及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集成技术,以及秸秆资源化利用与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机制全面发力,让浙江田野水更清、田更绿、天更蓝。
生态循环建设正铺开
嘉兴敦好牧场位于南湖区余新镇金星村,有生猪养殖区200亩,农业生态种植区888亩、生态休闲农业区100亩。猪场养殖废水和排泄物采用“厌氧+好氧”处理工艺,实现养殖零污染排放。种植区的蔬菜老茎叶则经干燥粉碎作为生猪辅助饲料,形成了“猪-沼肥-作物-猪”生态循环农业体系。
通过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可以高效地将养殖业和种植业相结合,一方面从养殖地直接解决了生猪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污料,保护了环境;一方面将死亡牲畜转化成有机肥料,从根源上防止疫情扩散,也避免了死亡牲畜给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
小到村庄,大到现代化的农业园区,甚至全县域,这样的场景在浙江并不少见。2015年,作为全国唯一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浙江将继续做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全部完成1.1万家生猪存栏50头以上的养殖场治理,在22个生猪生产重点县全面推广生猪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模式。
在浙江的”生态循环“理念里,农业废弃物,不仅要治理,也要利用。2015年,畜禽养殖排泄物、农作物秸秆、食用菌种植废弃物及“三沼”综合资源化利用将逐渐向全省推广。全省还将通过21个县(市、区)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试点,启动废弃农膜回收处置市场化运行工作。
农产品安全有新保障
这几天,浙江飞翼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老总杜东方看着网上的订单喜不自禁,仅上海一地,年价1.2万元的蔬菜配送制会员已经发展到了6000多名。在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的当下,农产品消费升级也正在加速,从过去的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平衡、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变。
生态农业释放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今年我省在稳定粮食生产、保障有效供给的前提下,还将在每个市至少选择两个县,力争全省有三分之一以上县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并积极与国家级创建标准接轨,有5个县成为国家级农产品安全县,为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打下良好基础。
针对农产品生产主体,全省将按照一个产业标准、一张模式图、一套操作规程、一套讲解光盘、一本操作手册、一个示范园的“五个一”要求,组织推广从源头开始的全程标准化生产,加快“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认证,力争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50个、绿色食品130个。
与此同时,全省还将深化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平台功能开发,完善规模以上主体信息库,构建全省统一的农产品追溯体系;加大特色优势作物农药登记力度;稳步推进畜禽屠宰职能交接,全面推行设区市主城区家禽杀白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