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理论视野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由此,自由贸易区战略再次成为各界热议的焦点问题。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要求

  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乘势而上,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自由贸易区(英文缩写FTA),是指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或单独关税区通过签署协定,在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分阶段取消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改善服务和投资的市场准入条件,从而形成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特定区域。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主要是WTO,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主要表现为以自由贸易区为主的各种类型的区域性贸易安排。截至2013 年7 月31 日,全球向WTO 通报的区域贸易协定达575 个,其中有379 个自由贸易区(FTA)已经签署或生效执行。

  从理论上讲,自由贸易区对其成员所产生的效应主要有“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种。前者是指由于市场容量扩大,贸易和投资壁垒较少,交易成本降低,自由贸易区会扩大成员间的贸易,相互投资更为便利。后者是指由于各成员对区外贸易伙伴仍保留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自由贸易区会抑制从区外进口,而增加区内的贸易量。

  从自由贸易区的内容可以看出,其首要和基本的功能是降低乃至取消关税,其次是减少和取消非关税壁垒、开放市场和投资,目的是推进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对于企业来讲,自由贸易区会带来更多的贸易投资机会,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扩大企业利润。

  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发达国家相继对我国享受普惠制待遇的产品实施“毕业”制度,普惠制的关税减免空间十分有限。同时,基于普惠制的非互惠性和动态性,发达国家终将彻底关上普惠制的大门。而自由贸易区提供的关税优惠是对等的,因而也是可持续的。

  有利于提升我省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由于自由贸易区是一种稳定的制度性安排,绝大多数商品的关税必须取消,我国的产品就可以更加优惠的条件进入对方市场,扩大出口。以中澳自贸协定谈判为例,这一谈判始于2005年4月。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0多个领域,包含了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等“21世纪经贸议题”。 根据谈判结果,在开放水平方面,澳大利亚对中国所有产品关税最终均降为零,中国对澳大利亚绝大多数产品关税最终降为零;服务领域,彼此向对方作出涵盖众多部门、高质量的开放承诺。意味着我国商品的出口成本将降低,或者说,在当地市场上的竞争力将提高,浙江相关产品就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出口。

  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由于自贸协定的互惠互利性,对方国家的商品也可以同样的条件进入我国市场。我省是资源小省,需进口各类紧缺的资源性产品,进口关税降低将进一步凸显澳大利亚产品优势。根据这份协议,澳大利亚超过85%的出口产品将在协议生效后实现零关税,在自贸协定全面执行后这一比例将提升至95%。自贸协定的实施将进一步扩大浙江进口的数量,缓解我省原材料短缺的现状。对于消费者来讲,自由贸易区则意味着更好、更便宜的进口商品和服务。

  有助于市场多元化战略和国家经济外交。与我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伙伴以周边国家和地区为主,它们本身就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在包括地区经济组织的排名中,东盟是我国第四大经济贸易伙伴。关税的大幅下降和非关税壁垒的减少,将进一步加强我国与这些国家在贸易上的联系,从而降低对欧美日等传统市场的依赖性,减少其市场波动和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出口风险,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现。其他较小的国家和地区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且多为我国进行经济外交的重点。

  有利于进一步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中澳达成的初步协定规定,投资领域,双方在协定生效日起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同时大幅降低企业投资审查门槛,增加企业投资的市场准入机会、可预见性和透明度。区域自贸协定的实施,将给我国企业带来一个更加广阔便利的区域性市场,关税的大幅下调,将进一步降低到自贸成员境外投资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成本,带动国产设备、料件的出口;投资自贸协定成员除了能够享受区内的关税优惠政策外,还能有效规避发达国家针对我国设置的“两反一保”等贸易壁垒风险。

  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建立自由贸易区,等于是扩大了本国的市场。外资企业在我国投资办厂,它的产品可以在零关税或较低关税以及较少贸易壁垒的条件下,出口到与我国建有自贸关系的所有国家和地区。这对于要拓展中国及相关自贸协定成员市场的外资企业来说,自然增加了投资的吸引力。

  努力在经济全球化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坚定支持者,也是重要建设者和主要受益者。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加需要扩大对外开放。“机者如神,难遇易失。”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努力在经济全球化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对我国来说,开展自由贸易区谈判和参与WTO多边贸易谈判,都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渠道,都可以为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我国在高度重视WTO多哈回合谈判的同时,主动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积极稳妥地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商谈自由贸易区,取得了重要进展。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客观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积极运筹对外关系、实现对外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发挥自由贸易区对贸易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好地帮助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重要平台。我们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做参与者、引领者,善于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自由贸易区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是相互促进、相互依托的。我们要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使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更加紧密、往来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要加快市场化改革,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完善对外投资体制和政策,激发企业对外投资潜力,勇于并善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要加快从贸易大省走向贸易强省,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培育竞争新优势,拓展外贸发展空间。

  【作者为省商务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4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2015-01-16 3721994 2 2015年01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