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理论视野

牢牢把握主动适应新常态的核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近日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也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可以说,这顺应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背景、新要求。在这一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保持浙江经济稳定、可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是浙江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核心。2015年以至整个“十三五”时期,浙江要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定不移地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为2020年实现“四翻番”奠定坚实基础。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在现阶段的资源要素环境制约下,依靠大量的劳动力与资本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就是要推进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提高投资效益,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主要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自主研发、科研部门与金融等服务中介协同创新,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

  浙江要根据自身的产业组织结构,发挥民营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重点推进生产工艺创新,加快浙江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与信息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针对目前浙江大中型企业在技术研发中的落后现象(浙江大型工业企业在全省工业企业研发总支出中的比重仅为20%左右,而韩国前五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即占企业研发总投入的80%以上),要充分发挥大企业的规模优势与科技人才集聚优势,强化产学研结合与协同创新,重点推进大中型企业在新产品领域的技术研发,加快产品、产业的新旧更替与“腾笼换鸟”,使新产品、新产业成为浙江经济的新增长点。

  加快生产方式变革

  生产方式是区分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准,从机械工业取代手工业的工业1.0版,到跟随电力革命产生的电气化工业2.0版,再到电子信息化时代的工业3.0版,目前正进入数字化、物联化为标志的智能化生产工业4.0版。生产方式的变革将直接推进生产方式转变与产业转型升级。目前,以德国为代表的工业4.0版升级正加速推进,美国、日本、韩国等也在齐头并进,我国台湾、广东、江苏等省正在奋起直追,浙江如果不能在智能化生产方面跟上步伐,产业就难以转型升级,就不可能跻身先进工业化经济体行列。

  未来浙江要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浙江信息经济的优势,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平台,加快推进物联网建设,尤其是要加大制造物联化力度,同时引导制造物联网与电子商务、智能物流、产业互联网的融合,实施升级版“机器换人”,加快“制造智能化”、“物流通智慧化”与新一代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浙江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力求在自动化装备、3D印制、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有较大的发展,从而加快浙江生产方式变革。

  要根据不同领域生产方式的变革趋势与特点,实施不同的发展战略。随着智能化生产的推进,在终端消费品生产领域,将呈现出生产智能化、差异化、分布式、小规模定制的特点,这就需要在终端消费品生产经营领域,重视发挥小企业的作用;在基础材料工业、中间品与资本品生产领域,则重视发挥大企业的标准化生产与规模经济。

  因势利导产业转型升级

  只有符合全球新工业革命的趋势与消费发展大趋势的产业,才能符合市场的要求,保持快速成长,政府的引导才能事半功倍。这次经济工作会议上我省提出了大力发展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与高端设备等七大重点产业,这也是顺应世界产业技术发展趋势与我省进入工业化发达阶段的消费变化的需求。在制造业领域,要在现有的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新材料、海洋新兴产业以及核电关联产业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顺势而为,给予规划与政策引导。

  在产业政策中,要重视产业结构升级政策与产业组织优化政策的协调运用;要明确重点产业或战略性产业的核心领域,创新工作载体。注重高端科技人才与项目的引进,发挥浙江民间资本与民营企业家优势,推进民营企业、风险资本与科技人才的结合,以创新科技园区、孵化器、海归园、创业园为载体,推进高新产业的发展;同时,应根据产业技术的变化趋势,及时灵活调整相关行业与扶持政策。

  由于信息产业跨越农业、工业与服务业三大产业,涵盖范围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新兴产业,信息产业发展即意味着产业的升级。信息经济在促进制造物联化、智能制造与电子商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生产方式变革与业态创新提供了技术手段与产业基础,信息产业应成为我省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促进业态创新

  根据新技术发展、产业整合与价值链分解的需要,新的业态将不断出现,新业态通过业态手段与技术的创新,促进效率的提高,但同时也会对传统业态造成大的冲击。多年来,随着电子网络的发展与电商平台的出现,以及政府“电商换市”的引导,我省信息经济突飞猛进,成为信息经济大省。未来要加快推进浙江信息经济的“七中心一示范区”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全国物联网产业中心、全国云计算产业中心、全国大数据产业中心、全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全国智慧物流中心、全国数字内容产业中心和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大力推进业态创新,带动浙江产业转型升级。

  在推进业态创新的同时,也要关注业态创新带来的冲击。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延伸,未来工厂与消费者形成直接互动,对以C2C或商业机构对消费者的电商模式,将形成直接的替代与冲击;网络金融的创新发展也会对传统的银行存贷中介业务造成影响;从业务链或产品链或同业联系经营者(企业)的产业互联网将迅速兴起,使广大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借助产业互联网,降低融资成本、原材料等采购成本,大幅度提高经营效率,同时也会淘汰原有的中介行业。这需要在业态创新中,注意规划引导受冲击行业加快转型,建立起有序的退出机制与风险防范机制。

  在市场机制的倒逼作用下,近年来,浙江信息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未来要继续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同时,政府要顺应市场规律积极作为,引导与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完善转型升级推动机制,加快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制造物联化、管理现代化、经营服务网络化的建设,推动产品与装备制造向智能、绿色、服务、安全方向发展。

  【作者为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4 牢牢把握主动适应新常态的核心 2015-01-09 3750699 2 2015年01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