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人文世界·影评人

2015大片来敲门

  2014年12月31日午夜,借由某地、某影院、某人手中一张平凡无奇的电影票,国内年度总票房最终定格在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距离300亿元的“里程碑”仅一步之遥。

  还来不及好好回顾和梳理,一大波新片已汹涌袭来,2015年第一部院线片是1月4日上映的《博物馆奇妙夜3》。这是一部剧情简单的爆米花电影,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煽情部分略显老套,但本·斯蒂勒、罗宾·威廉姆斯、丹·史蒂文斯、欧文·威尔逊、史蒂夫·库根等收放自如的表演,以及金刚狼休·杰克曼的华丽呈现,让人觉得,他们从故事里感受到了“愉快”,然后才把这份“愉快”自然、潇洒、平等地传递出去。作为观众,我们很高兴,这是一部贺岁片该有的样子,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不用担心“踩雷”。

  这是在全球拥有众多粉丝的“博物馆”系列的完结篇,也是2014年8月去世的罗宾·威廉姆斯的最后一部真人电影。这一集的最后,天亮前,魔法将尽,他所饰演的罗斯福知道自己可能永远不会再醒来。但他只是缓缓跨上战马,微笑着,从容地,对拉里和银幕外的我们说:magic never ends(奇迹永远不会结束)。

  曾经,电影的发明也被视为一个奇迹,虽然第一部片长只有短短2秒钟;记忆中,看电影也曾是一件郑重其事而又颇费周章的事:有星空、蝉鸣、紧紧挨着的小板凳;幽暗的电影院里,光与影的跋涉从拷贝投射到银幕,又从银幕映入心底;那时的导演拍贺岁片,最后还不忘深沉地说一句:“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如今一切都已不同。“天体物理学专业理论基础下最为真实可信的浩淼星际”,通过《星际穿越》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手中的IMAX摄影机,让观众体验到心理生理的双重震撼;不久前的一次采访中, IMAX公司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沙万德告诉记者: “保守估计,未来5年,杭州将有10至12块IMAX银幕。”——原因很简单:“大片时代已经到来。”

  这让人想起最近流行的一句广告语“bigger than bigger”,对此颇为精妙的中文翻译是“岂止于大”。除了“大”,电影还有什么追求?

  对于以周、月、季度、年为刻度,不断被刷新的票房奇迹,中国电影观众并不陌生。随着纪录的不断刷新,不变的,是“伟大电影”的衡量标准。

  “伟大电影”,也是美国首位获普利策奖的影评人罗杰·艾伯特曾经使用的专栏名。它有两种途径可以抵达:“数学的伟大”和“力学的伟大”。如果前者指代《星球大战》、《泰坦尼克号》这样的经典商业大片、宏伟历史画卷,后者则涵盖了《德州巴黎》、《呼喊与低语》等文艺青年推崇的艺术佳作、感人至深的人性小品。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金钱支撑,许多伟大的艺术作品将被湮没于世。手执导筒、奔跑在电影创作这条“需要一支军队”的艰苦征途上的许多人,已在一次次的挫败中与现实妥协;电视剧“大片”意识的日益凸显、对视觉效果和宣传排场的“精益求精”也是一种与时俱进;就连那些荧屏热播的综艺节目,也成了一单单“好生意”, 从购买版权、前期筹备到档期安排、联合营销,如果每一步都做得成功且精准,最后真在电影院“玩”出大票房也未尝可知。

  但别忘了,市场意味着流通与传播,它关联着与创作者呼应的重要角色:观众。

  罗杰·艾伯特是观众,你我也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和偏爱,用脚投票,用手中的遥控器点赞。但反过来说,票房和收视率并不是衡量价值的标准——至少不能视作为一个万用公式。好作品是要“等”的,而资本往往无法保持长久的耐心。

  事实上,平庸的作品是相似的,伟大的作品各有各的不同。就像一位导演所说,那些从未被看过的、甚至还在路上的好故事,都有可能成就伟大。

  所以,我们,等。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影评人 00018 2015大片来敲门 2015-01-09 3751696 2 2015年01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