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财经·投融资

小企业创新显新端倪

  吴晓波

  中国在下一轮发展中,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高潮,就是城镇化建设。这将是建立在信息化、智慧化平台上的新型城镇化,它将催生更多的基于全球智慧即插即用的创新型小微企业。另外,中国在今后10年的发展中,老龄化进程亦会加快。这意味着在文化、教育、健康、保障等领域会有更大的创新发展空间。因此,在创新、创业的方向上,我们将能看到一些新的端倪。那么,如何靠创新驱动提升中小企业的发展竞争力?

  江浙一带新的产业链分化和重组的浪潮正在迅速地崛起,像过去的大金融格局可能会被颠覆,未来越来越多的是“小的”甚至是“微的”,比如微信贷、微支付会是一种新力量的崛起。用新的模式来整合产业的企业会崛起得很快,而资产比较轻的公司能够牢牢地抓住产业链中几个重要的环节,并整合打通。浙江走在前面的优秀企业所呈现的转型升级趋势是很明显的,比如制造业的服务化。另外,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兴起。如阿里巴巴和淘宝网所做的融资,他们已经给中小企业融了很多正规银行所无法融的资金了。

  关于目前企业遇到的难题和困境,我觉得有些企业表面上看是融资难,但实际上就是它的竞争力或者是它的供应链的整体有效性所面临的挑战。我们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竞争力、它的市场的有效性是体现在对外贸易上,靠向海外市场供货求生存。它们基于劳动力密集的出口竞争力本身就很脆弱,特别是加上汇率的变动,还有欧美海外经济体本身经济的下滑等因素,这对中国企业肯定是种挑战。关键是我们如何来解决它的发展之道。比如说内需市场的发展,这是很重要的出路。另外一个就是要加强创新驱动的内功,把企业的竞争力支柱从廉价劳动力转移到要利用互联网相关的新产业生态体系里面来。由此,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中全球智慧即插即用的特点,大大加快从模仿转向创新的步伐。

  企业持续竞争力说到底就在于创新。现在企业创新与以前不一样。过去创新体现在市场、产品等方面,今天更多地体现在商业模式、服务、战略等方面的创新。在这个转变提升的过程中,我想企业家不仅是学习,有时也要“忘却学习”。过去学习中形成的核心能力是有路径依赖的,会形成惯性。当环境发生大变化,特别是质变时,这种惯性会开始抗拒。此时就要忘却不足以支撑现在和未来发展的、以前的成功经验,重新学习。

  这在从制造转向“制造+服务”的更新和提升中表现得尤其普遍。比如杭州的“聚光科技”,2002年成立时是一家做环保检测设备的民营企业。后来聚光科技由专业提供环保检测设备,上升到环保解决方案,盈利水平也提高了,这就是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绩效。企业需要持续创新自身价值创造模式,才能提升竞争力。

  那么大量的中小企业该怎么做?目前来看最基本的一个态势就是转向网络化,通过网络化平台将它们更好地聚焦于一个细分的专业化市场。中小企业在细分的专业化市场的成功,依赖于跟其他互补者的一种网络关系。

  例如在温州苍南县,全世界大部分徽章都是那里做的。它的成功就依赖于做每道工序的家庭作坊或小企业的配合。怎样配合?这就是一种网络关系问题。这种网络关系现在由于有了信息系统的支撑,效率又有更大提升。很多企业家跟他的客户、供应商间的联系互动,就是通过QQ、微信这样的平台。所以新的信息技术的运用,是非常大的一种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提升的力量。但企业家不要只把它简单地看作一种工具,它还会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

  可以相信,随着互联网相关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中小企业运用资源的边界正在迅速拓展,整合利用全球的优质资源已经不是跨国大企业的专利,中小企业发挥其灵活性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发生极大的变化,运用全球智慧寓于创新的能力正在得到极大的提升。

  (作者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任)


浙江日报 财经·投融资 00012 小企业创新显新端倪 2015-01-07 3748122 2 2015年01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