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40多年育成水稻新品种15个

夏英武,稻田里的候鸟

  本报杭州1月6日讯

  记者 郭兴华

  “父母对孩子有感情,我对水稻也一样,这辈子是改不了了!”只要谈起水稻,耄耋之年的夏英武就打开了话匣子。

  夏英武,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导,我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自上世纪50年代考入浙江农业大学开始,近一个甲子的时光,他始终与水稻缘深情深。借用他学生的话说,“他的双脚始终没离开稻田”。

  前些天,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授予夏英武水稻团队“诱变育种成就奖”,中国老龄委授予他“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称号,并受邀赴京作专题发言。但比这些荣誉更让他欣慰的,是他培育的稻种如今仍在江西、安徽、广西、湖北、湖南等地大面积种植。

  据统计,从事水稻辐射育种与杂交育种40多年,夏英武育成水稻新品种15个,累计推广面积近3亿亩。

  成就的背后,夏英武付出了辛劳的汗水。按常规,育成一个新品种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为了“提速”到一年育三代,他数十年如一日,过着“候鸟般”的生活:春天在杭州播下种子,夏天一收割马上赶到福建,秋天收了稻又奔向海南,海南一开镰,又登上了回杭州的列车。那些年,一只塑料桶总陪在他身边——在旅途的列车上他也总忙着浸种催芽。

  育种,是件很枯燥的事,要从几十万株植物里选出几株发生基因变异的苗株,操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即使当上了当年浙江农业大学的校长,夏英武每天到校工作前,都要脱鞋下田看看自己种下的“宝贝”,下班后也要再在田里忙一阵。

  夏英武常说,研究水稻也是需要灵感的,怎样将传统品种的优点集合成新品种?他首次提出了选择早熟突变体的“少本丛插法”,使单位面积突变体量增加3至4倍,解决了长期以来单位面积早熟突变量低的辐射育种难题。运用此法他育成了抗病、早熟、高产的早籼突变品种“浙辐802”,成为国内外种植面积最大的辐射水稻突变品种,累计增产稻谷70多亿公斤。

  “做育种,尤其需要创新!”就连挑选学生,夏英武首先看的也是他们的创新能力,在他的学生中,不乏“偏才”和“怪才”,浙江大学研究彩色水稻的吴殿星教授就是他的得意门生,具有减肥效用的“曲康米”、能种在水塘里的“芦苇稻”都出自这位“怪才”之手。

  对于后辈们培育出的新稻种,除了技术上的帮助之外,退休后的夏英武频频跑北京、赴上海、下温州,四处奔波全力帮助推广,提升这些稻种的市场知名度。但他也有着自己坚守的原则,那就是不说假话,推广的稻种必须经得起考验。在他看来,“一个老育种人,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同时,作为资深的农业专家,退休后的夏英武还让“推广”有了更深的涵义,那就是:农村致富新技术的推广。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夏英武开始担任浙江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校长,致力于推动全省农民科技素质提升,培养新型农民。他组织力量编写了统一的培训教材,解决了办学经费和师资力量的难题。17年来,这所“农民大学”累计短期培训农民1400多万人,一年制以上培训近270万人,其中获得初级以上职称人员50多万名。

  正如农函大的同事们评价:“他能做年轻人不愿做的事,能吃在岗人员不愿吃的苦,能解别人不能解的题。”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夏英武,稻田里的候鸟 2015-01-07 3750019 2 2015年01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