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小学发起募捐,帮助边陲双语教学
爱心助学千里情
本报杭州1月6日讯
记者 石天星 通讯员 毛建和
本报近日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寄信人是新疆建设兵团第十四师皮山农场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王永,而信的抬头是“亲爱的各位名校的校长”。最先收到这封信的人是杭州市采荷二小校长俞晴,她将此信转送到了本报。
俞晴介绍说,这封来信缘自她和王永的一段“同窗之谊”。那是2014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第60期全国小学骨干校长研修班上,年仅28岁的王永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段时间,王永常和大家聊起皮山农场第三小学的艰苦办学情况。研修班结束后,有两位校长回到学校发动学生向皮山农场第三小学捐款捐物。
俞晴是研修班里唯一一位来自浙江的校长,她说,之所以将信转送给本报,就是想通过媒体让更多浙江的学校了解皮山农场第三小学的办学需求,“光靠我们一所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希望有更多学校联合起来捐助。”
皮山农场第三小学共有1018名在校学生,全是维吾尔族学生,教职工有70名,汉族教师14人。学校地处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这里常年干旱少雨雪,农作物以红枣为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偏远的地理位置造成了目前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王永在信中介绍道,第三小学从2007年开始实施双语教学,但皮山农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母语是他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主要语言,这种环境下开展的双语教学水平很低,困难很大。为了改善办学水平,学校特别需要三方面的援助:
一是充实学校图书室的汉语图书数量,目前该校图书室图书不足千册,而且都是维文书籍,汉语图书几乎为零,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二是丰富学校教育资源,在网络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希望能够建立一对一的视频讲座,或提供视频光盘等优质教育资源,逐步引导教师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缩小与新课改的差距;三是提供学习和生活用品等方面的物资援助,缓解贫困家庭的经济困难,也能提高家长对教育的支持力度。
2009年,王永等15名特岗老师大学毕业后来到皮山农场第三小学工作。“当时,老百姓大部分住的还是红柳巴子房,我们老师都是三四个人住一间,经常停电停水。”电话里,王永告诉记者,由于忍受不了当地的贫穷落后,有10名特岗老师先后离开,而他到现在一直坚持着,农场的经济条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去年,我们翻修了5间危房,新建了教师宿舍、食堂,还建了一个给学生活动时用的风雨活动室。”
但是,当地的财政支持只能首先被用作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软件上暂时还顾及不到。在给研修班校长同学的信中,有一段话也是王永内心的真实写照:“有幸结识了各位来自全国各地名校的哥哥姐姐们,你们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人性化管理措施让我长了见识;你们先进而富裕的教育资源更令我羡慕不已……我恳请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共同为祖国边陲地区的学生们出一份力,献一份爱心。”
王永相信,大家的帮助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祖国的关爱,让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艳,双语教学之路越走越宽。
本报希望能联合更多杭州地区的中小学和社会公益组织的力量,筹集爱心捐款和物资,如书(低段以绘本为主)、文史科普类图书、绘画用品、美术类图书、体育运动器材(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书包、衣服、铅笔盒;此外,希望能够有热心机构、企业或公益组织愿意承担物资运输的费用;而现在最需要的是招募一批志愿者,愿意帮助各校对捐赠物资进行清点和汇总。
如果您看到报道后也愿意出一份力,请联系本报,电话0571-85312020。